张轩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胆囊息肉的解析--胆囊癌的始作俑者

发表者:张轩 人已读

“胆囊息肉样病变”,兴许很多人会说不认识。但提到他的另一名号“胆囊息肉”,想必有不少人会惊呼。他寄宿于人类的胆囊,如果某天你发现胆囊粘膜向胆囊腔里有突出或隆起,那就是他。而且只要不停刺激人类的胆囊粘膜,就会恶变成一种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消化道肿瘤——胆囊癌。

有两大家族与他关系密切:一个是非肿瘤性息肉家族,另一个是肿瘤性息肉家族。非肿瘤性息肉可分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息肉和胆囊腺肌增生;肿瘤性息肉又分为腺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良性肿瘤和腺癌、鳞癌、肉瘤等恶性肿瘤。

在他们整个大家族中,还是“听话”的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胆囊非肿瘤性息肉,尤其是胆固醇性息肉(占60%-70%)。胆囊非肿瘤性息肉一般是不会恶变的。但是,家族中总有些“不良分子”,特别有个“小弟”——胆囊腺瘤性息肉,虽然只占家族的15%左右,其癌变率高达24.1%~36.4%。因此胆囊腺瘤性息肉该是人类望而生畏的疾病。谈谈他们的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从小弟变大哥,不断成长,突破自我,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人类宿主的“助力”咯!

息肉家族青睐23-55岁之间的人类,男性居多,当然也喜欢漂亮MM。他们喜欢寄居在一名肥胖男性的胆囊里,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特别喜欢高胆固醇的食物,这也是胆囊息肉最爱。由于男主人体内的胆固醇超标,肝胆代谢、清理不过来,剩余的胆固醇就在胆囊壁上结晶、聚集、沉淀。他还超爱喝酒,喝High了,酒精破坏了肝功能,导致肝胆功能失调,胆汁的分泌、排出开始紊乱,不断刺激胆囊。如此环境,促使息肉越长越大,越长越多。

遇到宿主每天早上不吃早餐或者吃得很少,是胆囊息肉最Happy(开心)的时候。因为经过一晚上,原本肝脏分泌的胆汁存在胆囊内准备早上“开工”消化食物用,可这时肚里没货,胆汁没事干,就只能憋屈的窝在胆囊里,歇得时间一长反而刺激到了胆囊,使息肉愈发强壮。

再加上宿主压力山大、易燥易怒、脾气不好、轻微抑郁,做为胖子还不爱锻炼身体,经常熬夜打游戏。总而言之,我就在他的胆囊内愉快地生长着,静待封印解除,破胆而出恶变成“胆囊癌细胞”之日。虽然成功几率只有0.5%-1%,但相信只要环境适宜,耐心等待必然马到成功,然后就可肆无忌惮地转移,占领整个身体。

胆囊息肉潜伏工作非常到位,大部分情况下是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仅3mm-4mm以内时,CT或者核磁共振都不能发现我。但若用B超检查,即便息肉还小于5mm,检出率也可达90%以上。如果B超发现是多发的,又是高强回声,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诊断为胆固醇息肉;如果探测到胆囊底部的隆起中有小圆形囊泡影和散在回声光点、基底部较宽、半球形,乳头状或类圆形、高回声则诊断为腺肌瘤病。一般都是根据隆起的回声性质、蒂的有无和粗细,胆囊粘膜改变,来区分出息肉可能是良性还是恶性的。但用B超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出现假阴性。比如息肉还小,又在胆囊颈部,或者息肉的好朋友胆囊结石也在,大家就可能发现不了。

好在宿主不爱体检,而胆囊息肉也素来低调,就这样快活地生长了几年,终于成功恶变!某天宿主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去到医院,医生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了息肉,然而这时的息肉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胆囊息肉,而是众人头痛的胆囊癌。

医生很是厉害,先给宿主做手术切除胆囊,可惜已转移到肝脏。于是进行放化疗,治疗过程中男主人出现头发掉落,恶心、呕吐、腹泻等使他身体虚弱,憔悴得跟以前判若两人。

从医学上来说,他再活5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大概只有5%)。本该窃喜的息肉突然意识到,他们就是一体,在这场身体争夺战中,都是输家!感受着年轻的生命,还没有绚烂的绽放过就将凋零。竟由衷希望医生能使他的生命再长一点、再长一点......

生命即将终结,唯有留下忠言警示,希望更多人看到并能远离胆囊癌威胁:

胆囊息肉85%以上可以通过体检及时发现!

(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2)饮食规律、早餐吃好

(3)低胆固醇饮食,如:肉、兔肉、鸡肉等。

(4)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鲜豆类等。

(5)多吃干豆类及其制品。

(6)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7)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如果发现胆囊息肉伴有以下几种情况,说明癌变的可能性较大,请尽快手术切除: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

(7)直径小于5mm无症状,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须采取手术治疗。

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小,可以不手术切除胆囊,但每隔3-6个月必须做B超检查。

健康的生活,均衡的营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搭配!

愿您和您的家人健康常伴,开心快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