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进喜
主任医师
东直门医院
肾病内分泌科
三维护肾治法治疗紫癜性肾炎一例
李×,男,17岁,住北京市宣武区南火扇胡同4号。
初诊:2000年4月16日。
主诉:双下肢皮肤紫癜伴蛋白尿、镜下血尿1年余。患者曾经北京多家综合医院肾病科诊治,西医诊断为I紫癜性肾炎,经治疗紫癜消失。刻下:尿蛋白2+,镜下血尿,自汗易感,咽干咽痛,疲乏,小便黄,大便偏干。
诊查:咽红,舌质暗红,苔薄黄略腻,脉象细滑数,化验血肌酐122umol/L,尿检高倍镜下红细胞5-8个。
辨证:气阴两虚,热毒上犯,湿热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清热利湿。
处方:生黄芪、生地、 丹参、紫草、石韦 、 白花蛇舌草等。每日1剂。配合通络肾宁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二诊:2000年5月15日。服药后咽痛、疲乏减轻,复查尿蛋白1+,尿检高倍镜下红细胞1-5个。仍按原方加减出入。
三诊:2000年6月15日。服药后精神状态良好,平素很少感冒,汗出减少。复查血肌酐正常,尿检高倍镜下红细胞1-3个,尿蛋白转阴。查舌暗略红,脉细。宗原方加减。
处方:生黄芪12克 当归12克 丹参15克 川芎12克 土茯苓30克 石韦30克 、生薏米25克 银花15克 连翘12克 苏叶6克 土大黄5克 白花蛇舌草12克。每日1剂。
坚持治疗近两年,尿蛋白持续阴性。考入大学后,改用中药单味处方颗粒剂。
处方:生黄芪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丹参10克 土茯苓30克、生薏米25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制大黄6克 板蓝根15克。每日1剂。
2005年2月1日,复诊,尿检阴性,血肌酐89umol/L,尿素氮8mmoml/L,精神体力良好。
[按语] 紫癜性肾炎,相当于中医斑毒继发的肾风病,或表现为血尿,或表现为蛋白尿,中医认为多风热或湿热邪毒伤肾,肾气不固,或邪毒瘀于血分,络破血溢所致。虽说属于肾病,但常用外感邪毒、风热犯肺或热毒郁肺的基础,虽说是里证,实际上常有外感表证存在,或常因外受风邪而诱发加重,虽说是前窍之病,但实际上有相关于后窍。所以治疗方面,我们主张上下同治,表里同治,前后同治,治疗的关键则以保护肾功能为第一要义。此即所谓“三维护肾”疗法,临床实际应用,屡取佳效。该病例即紫癜性肾炎患者,平素易感,咽干咽痛,病虽在肾,热毒壅肺病机存在。所以治疗选用了清热解毒、疏风宣肺、泄下排毒等药物,体现着“三维护肾”的治疗思路。客观上取得了较好疗效。若一见肾病,即补肾、固肾,是泌尿系疾病,就徒事清利,未必就能取得良好疗效。肾炎绝不等同于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