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中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小儿川崎病:典型病例分析(一)

发表者:郑成中 人已读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患者。男女比例1.31.51,复发率2%~3%。

一、典型临床表现:

一般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热,呈弛张热或持续性发热,持续12周,多为710天,平均最高温度达3939.9℃。数日后,躯干尤其会阴部出现多形性红色斑疹,亦可呈荨麻疹样皮疹,有瘙痒感,但无水疱或结痂。四肢远端变比较典型。在发病后第1周指甲或趾甲近端苍白(不完全性白甲病),手掌及足底出现红斑,手脚弥漫肿胀,皮肤常绷紧较硬,压之无凹陷。约于起病后1015d,甲周、手掌及足底开始脱皮;有时表皮呈簇状脱落,下方露出新的正常皮肤。约2个月后指甲和趾甲常出现横沟。整个病程持续212周,并往往伴有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比较严重的表现是约于发现第10日,当皮疹、发热和其他急性期症状开始消退时发生心脏炎。患者面色苍白、发绀、乏力、胸闷、心前区痛、心音低钝,心尖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奔马律或早搏。经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放射线检查约50%病例发现心脏损害,包括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采用无创伤性检查发现20%病人因冠状动脉炎而引致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在起病最初4周检出率最高,以后逐渐减少。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瘤约达60%。冠状动脉瘤直径小于8mm者可以退缩;大于8mm者不能退缩,容易发生冠状狭窄或闭塞,而引起心肌梗塞。必须指出,心脏炎与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相互无关,其他表现尚有主要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肿痛、虹膜捷状体炎、中耳炎、肺炎、无菌性脑膜炎、腹痛腹泄等。少见的表现有肝炎、胆囊水肿、肠麻痹及肠出血、胸腔积液、肛周皮肤潮红、脱皮以及颅神经麻痹和脑病等。

三、化验检查:

起病急性期白细胞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伴核左移;轻度贫血;在患病的第2或第3周血小板增多可达500×109/L以上;血沉增快达60mm/h以上,C反应蛋白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特别是IgE增高,补体轻度增高;血清转氨酶增高。根据受累器官不同,其他实验室异常尚有蛋白尿、脓尿;脑脊液淋巴细胞增高;心电图有低电压、ST-T波改变、P-QQ-T间期处长以及心律失常;X线检查心脏增大;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形成,且多数是左、右冠状动脉同时受累。

现将我科20082月收治一个111个月“川崎病”病例介绍如下:患儿发热1天,体温最高40度,无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查体皮肤粘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右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结膜无充血,口唇鲜红、干裂,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咽充血,双扁桃体二度,无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查血常规及CRP:白细胞20.3x109/L,中性粒80.7%,淋巴14%,血小板299x109/LCRP73mg/L。以“呼吸道感染 川崎病待排”入院,给予头孢孟多静滴及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入院第2天,患儿仍高热,体温均达39度以上,复查血常规及CRP:白细胞12.6x109/L,中性粒66.6%,淋巴25.1%,血小板219x109/LCRP48.55mg/L。肝功、心肌酶等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入院第4天,患儿仍持续高热,均达39度以上,查体:双眼结膜充血明显,周身皮肤未见皮疹,口唇鲜红、干裂,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结膜无充血,口唇鲜红、干裂,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咽充血,双扁桃体二度,无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手掌充血明显。诊断“川崎病”。 查心脏彩超示左心轻度扩大,左冠状动脉稍宽3.4mm,再次复查血常规及CRP:白细胞12.8x109/L,中性粒68%,淋巴20.7%,血小板172x109/LCRP55.09mg/L,血沉64mm/L。复查肝功、心肌酶未见异常。

一、拟诊讨论:患儿具有以下临床表现:1.持续发热5日以上。2.双侧结合膜充血。3.口唇发红,草莓样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4.急性期手掌与足底充血。5.急性非化脓性颈部淋巴肿大。

二、鉴别诊断:

1. 与出疹性病毒感染鉴别:①唇潮红、干裂、出血,呈杨梅舌;②常跖潮红及后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③眼结膜无水肿或分泌物;④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伴核左移;⑥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显著增高。

2.与急性淋巴结炎鉴别:①颈淋巴结肿大及压痛较轻,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无红肿;②无化脓病灶。

3.与病毒性心肌炎鉴别:①冠状动脉病变突出;②特征性手足改变;③高热持续不退。

4.与风湿性心脏炎鉴别:①冠状动脉病变突出;②无有意义的心脏杂音;③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

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滴及“阿司匹林”口服以减缓冠状动脉瘤发生和防止血栓形成。入院第6天,患儿热退,查体双眼结膜充血减轻,唇红,口腔及咽充血减轻,颈部淋巴结较前有所减小,周身皮肤无皮疹,手足端无硬肿及脱皮。入院第10天,患儿无发热,复查血常规及CRP:白细胞9.6x109/L,中性粒48.9%,淋巴38.5%,血小板454.1x109/LCRP3.5mg/L,血沉103mm/L。复查心脏彩超示左冠状动脉宽2.9mm;复查肝功转氨酶稍高,给予肌酐片口服,加服潘生丁,阿司匹林剂量不变。入院第14天,查体结膜及口腔无充血,右侧颈淋巴结较前明显缩小,周身无皮疹,心脏听诊未见异常,双手指端见少许脱皮,复查血常规:白细胞9.3x109/L,中性粒46.6%,淋巴42.5%,血小板421x109/L,请示上级医师后准予出院,院外继续口服阿司匹林5mg/kg/顿服,嘱1个月、6个月及1年后复查心脏彩超。

本文是郑成中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