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用嗓人群嗓音疾病的防治
一、嗓音疾病好发人群:
(1)职业用嗓人群:教师、播音员、主持人、歌手、售货员等,嗓音疾病总患病率达46.6%;(2)性格外向、性情急躁者;(3)女性居多
二、发声原理:
动力器官 (呼吸系统)——>嗓音的产生:发音器官——>振动器官 (声带)——>共鸣器官 (鼻、口、咽、喉、胸腔)——>构音器官 (唇、齿、舌、腭等)——>语言
三、职业用嗓人群特点:
用嗓量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语速快、嗓音误用滥用
常见嗓音误用、滥用的情况:说话音量过大,或经常大嗓门用嗓,说话时间太长、或说话太多,用不恰当的音调说话、说话速度太快,欠缺停顿、换气,过于用力发声和说话/常清喉咙或咳嗽,呼吸与说话不协调
四、声带病变产生原因:长期用声不当或过度用嗓致声带产生机械性创伤,引起声带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使声带充血和水肿,继而纤维组织增生等,形成良性病理改变。
五、职业用嗓人群嗓音保健:
1.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用嗓前后应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湿润
3.避免或少食刺激性食物
4.避免烟酒有害物质对咽喉、声带的刺激。
5.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6.避免受凉感冒,注意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7.减少空气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接触油烟
8.加强锻炼,扩大肺活量,增强发声器官活动能力
六、正确用嗓方法:
控制发声时间、控制用嗓量、控制音调音量,在胸声区舒适发音、不用悄悄话的方式说话、改掉清嗓习惯
七、发声训练方法(具体方法见嗓音训练视频):
1.放松训练:肩部放松、颈部放松、喉部按摩
2.呼吸训练:常规深吸气深呼气、腹式呼吸
3.振动器官训练:气泡音、暖嗓、打嘟发音
4.共鸣器官训练:舌根顶软腭发鼻音“en”
5.构音器官训练:抬头张嘴、绕唇、舌尖顶颊
八、临床治疗:
1.药物治疗:全身用药、局部用药、雾化吸入;
2.物理治疗:碘透音频等;
3.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则需要手术治疗。
本文是周诗侗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