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直接侵袭所引起。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
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广泛。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但尿路感染仍有它的共同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
(3)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4)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
(5)尿细菌培养阳性。
常见症状:
一、急性肾盂肾炎
1.起病急骤; 2寒战、畏寒; 3.发热; 4.全身不适、头痛、乏力; 5.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6.尿频、尿急、尿痛; 7.腰痛、肾区不适; 8.上输尿管点压痛; 9.肋腰点压痛; 10.肾区叩击痛; 11.膀胱区压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发作时的表现可与急性肾盂肾炎一样,但通常要轻得多,甚至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全身表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不明显; 2.水肿; 3.高血压;
三、膀胱、尿道炎
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疼痛。尿道分泌物。
尿路感染需要做的检查
1.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脓尿;
3.尿沉渣涂片染色,找到细菌;
4.尿细菌培养找到细菌;
5.尿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有尿频等症状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义;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诊断意义;
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白细胞〉20万个;
7.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8.血沉增快;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治疗尿路感染应首先明确病情是急性还是慢性,还要明确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是由何种致病茵引起的及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如何,对肾功能造成多大的影响,有无泌尿系统梗阻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诱因等。治疗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先按常见病原茵给予敏感抗生素。
(2)治疗前行尿培养,然后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3)尽可能选择尿液或靶器官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4)疗程要足够。抗茵药物的使用要持续到症状消失、尿培养转阴后2周。
(5)避免滥用抗生素,特别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6)必须同时消除诱发因素。若存在尿路畸形或功能异常者,应予以矫正或做相应处理。
(7)加强机体免疫功能。
(8)反复发作配合中药巩固治疗等。
用药误区
误区一:过量使用抗生素
在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发作时,有些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会自己购买一些消炎片类的西药进行治疗。
但却不知该类西药多为抗生素,作用快但毒副作用大,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给今后的治疗增加困难。
误区二:无症状就停药
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最大的误区就是症状减轻或消失便停止治疗,实际细菌并未彻底被消灭,导致感染复发或迁延不愈,进而转为慢性。
正确的做法是用药量要足、时间要长,每次用药治疗时间不可短于两周,待体温、尿检正常后,再继续用药1~2周。通常在停药1周及4周后需复查尿常规或尿培养,如两次结果均呈阴性,说明此次感染已治愈。同时要注意防治结合,选用无毒副作用的中成药进行标本兼治。
误区三:安全套能防尿路感染
很多尿路感染未痊愈女性认为,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女用避孕套等工具,就能避免继续感染。实际上,调查资料显示,安放或取出避孕工具的过程,会把阴道内的细菌带到阴道口,因而女性患尿路感染的危险性仍然比较大。
尿路感染预防方法:
尿路感染是人体泌尿系统中比较常见疾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很多,其中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卫生或是卫生控制不当是重要原因,如何预防尿路感染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外阴清洁成
人应每日清洗外阴1次,勤换内裤。禁用坐浴,污水容易浸入尿道,引起感染。
2.注意性生活卫生
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原因,性生活卫生习惯不良较为常见,男女一方外阴或阴道、尿道的病菌极容易传给对方,也容易自身感染。
3.防止尿液满留
有尿意时,及时排尿,不要憋尿,每晚临睡前,排空膀胱。
4.清除入侵病菌
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盆腔炎、阑尾炎、前列腺炎等,杀灭已经侵入泌尿道的病菌。多喝开水,增加尿量,使尿液不断地冲洗泌尿道,尽快排出细菌和毒素。
5.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柠檬酸、猕猴桃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益。
6.根治防变
彻底治疗、寻找慢性病因、长期追踪观察等。
7.动静适宜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方面。
8.坚持大量饮水
天天大量饮水,每2-3小时排尿1次,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