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涌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反复发作中风或心肌梗塞?当心是血液病缠上您了!

发表者:杨洪涌 人已读

陈伯又中风住院了。家住白云区的陈伯,今年70岁,2016年初曾因突发头晕、一侧肢体乏力入住当地医院。经检查头颅MR等,被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经留医1月余,好转出院。2019年底,陈伯又因头晕、肢体乏力到我院神经内科求医,复查MR,提示脑血栓形成再发。主管医生留意到其血分析异常,经请血液科专家会诊,考虑骨髓增殖性疾患,后复查血分析,血小板计数970×109/L,白细胞计数11.2×109/L,查骨髓穿刺等,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经中西医联合治疗,病情缓解出院,至今病情稳定,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恢复正常。经查对,其实,2016年在当地住院时,陈伯已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可惜未引起重视,未能更早地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血管事件的反复发作。

一般人都知道,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或糖尿病患者很容易继发中风或心肌梗塞。其实,某些血液病患者,比起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患者,更容易反复发生中风、心肌梗塞、肺栓塞或身体其它部位的血栓形成。这是因为一些类型的血液病,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慢性白血病等骨髓增生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易栓症等慢性血液疾病,由于病人血液中的血球成份(血小板或红细胞、白细胞等)或血浆成分(M蛋白或凝血因子)异常增多,血液处于高黏或高凝状态,特别容易发生全身各部位的血栓栓塞,临床可表现为脑梗塞、心肌梗塞、肺梗塞、脾梗塞、肢体动脉或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血栓形成等等。另外,还有一些严重的急性血液疾病或急慢性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如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磷脂综合征等等,因高黏和低凝状态,在出现严重出血倾向的同时,也常常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凡此种种,均属于中医学血瘀证范围,应当根据辨证,采用活血化瘀法为基础的治疗法则,辨病辨证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疗效。治疗这些血液病,常用的活血化瘀方药可根据血瘀的部位等选用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身痛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四妙勇安汤、失笑散等,辨证配合祛瘀止血、益气行气、养阴祛湿、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泄浊开窍等法等,并根据需要适当加用抗肿瘤的中药。

当然,对于血液病并发的高黏高凝状态,或高黏、低凝状态,还应坚持中医治疗学标本缓急的原则,急则治标,活血化瘀、通络缓急为先。缓则治本,需要强调积极治疗原发病,包括酌情使用西医西药疗法有效地抗肿瘤、降低血细胞数量、降低血黏度或纠正遗传性易栓症的基因缺陷,等等。只有原发病得到控制,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理基础得到控制,继发血栓栓塞的风险才能根本解决。标本俱急者,则宜标本同治。还需注意,出血、凝血功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只有设法纠正出血、凝血功能的失衡,保证“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平阳秘,精神愉悦,气血匀调,脏腑安和,血液运行的正常与畅顺,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本文是杨洪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