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

发表者:赵立新 人已读

1.老年人指的是65岁及以上的人群。

2.流行现状:

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老年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常并发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等。老年人高血压还常常合并糖尿病关节炎、消化性疾病等。有些疾病的用药会影响血压,比如经常应用解热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关节炎患者,长期用药会使血压增高。若血压控制不好,非常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

3.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60%。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生率增加,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老年人脉压与总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

2)血压波动大:血压晨峰现象增多,晨峰是指一天当中清晨血压最高。高血压合并直立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者增多。直立性低血压也就是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时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同时伴有头晕或晕厥等症状;老年餐后低血压的定义为:餐后2小时内每15分钟测量1次血压,与餐前比较,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餐前收缩压为100mmHg及以上,餐后收缩压小于90mmHg,或者虽然餐后血压下降轻微,但出现心脑血管缺血的症状,如心绞痛、乏力、晕厥、意识障碍等。

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影响治疗效果,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3)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通常称为勺型,即夜间血压最低(一谷),在上午6点-10点及下去4点-8点各有一高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小于10%(非勺型),或超过20%(超勺型)。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增加。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夜间血压比白天高许多,夜间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4)白大衣血压增加。白大衣血压是指在诊室中所测血压始终增高,而在诊室以外环境时血压不高,同时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多数由于紧张所致。

上述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老年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弹性差以及血压调节中枢功能减退有关。

4.诊断:

年龄为65岁及以上的、血压持续升高,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血压收缩压在140mmHg及以上,或舒张压在90mmHg及以上;

如果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小于90mmHg,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5.治疗:

老年高血压试验分析表明,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减少40%,心血管事件减少30%;无论是收缩期或舒张期高血压,或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治疗均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平均降低收缩压10mmHg或舒张压4mmHg,脑卒中的发生风险降低30%,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降低13%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脉压增大或存在心血管合并症者获益更多。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可降低总死亡率和脑卒中等的发生率。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也就是说收缩压应降至150mmHg以下,但舒张压不能低于60mmHg。同时应避免过度降压、过快降压;在能耐受降压治疗的前提下,逐步降压以达到目标;对于降压耐受良好的患者应积极进行降压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降压目标值为150/90mmHg

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

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备以下条件:

1)平稳、有效;2)安全,不良反应少;3)服药简便,依从性好。

3.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以应用,即钙拮抗剂(地平)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倍他受体阻滞剂类、利尿剂类。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降压药,如是否有合并症或是并发症等。合理的选择应该是长效制剂,每天服用1次即可,长效制剂会使血压平稳、安全、不良反应少,而且患者依从性好,每天一个时间用药,容易记住。一般情况下,长效制剂降压药降压不会立竿见影,降压缓慢,需要服用5天后,才能显出明显的降压效果,非常适合老年高血压病人应用。

几种特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

1.对于合并前列腺增生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也可以应用唑嗪类降压药(如特拉唑嗪、哌唑嗪、乌拉地尔缓释片等),应用这类降压药时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一定要晚上睡前服用药物,一天一次。另外变换体位时要缓慢。

2.对于合并双侧颈动脉狭窄大于70%的并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如头晕、眩晕等,降压治疗应慎重,不宜过快、过度降低血压。

4.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舒张压在60mmHg以下,如果收缩压小于150mmHg,不宜用药;如果收缩压为150-170mmHg,可谨慎小心用药;如果收缩压在180mmHg及以上,可应用小剂量降压药治疗,但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除了重症或急症高血压病患者外,经治疗以后,血压控制得很理想并长期稳定1年以上的,可以考虑尝试减量,目的是为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以不影响疗效为前提。

本文是赵立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