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女性尖锐湿疣、假性湿疣千万要分清!

发表者:董青生 人已读

临床门诊和网络咨询中遇到很多对外阴、阴道口绒毛状、水泡状或鱼卵状的密集突起产生恐慌担心是尖锐湿疣的女性,的确也有不少人被一些医疗机构误诊为尖锐湿疣,承受了不必要的身体痛苦和精神、经济压力,最近遇到一个患者哭诉由于误诊导致孩子被引产,还危及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心情十分沉重,所以想给大家科普一下。

女阴假性湿疣是指妇女女阴小阴唇内侧多发性集合性颗粒状丘疹及绒毛状突起性异常。该病症是Ahmeyes于1982年首先提出的,称为女阴乳头状多毛症,也有称之为女阴尖锐湿疣样丘疹。1986年Kohda报道称为多毛状乳头瘤。Macnab等称之为绒毛状小阴唇或女阴乳头状多毛症。1987年远腾显子报告了4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改变,建议用假性湿疣这一名称。

1.病因及发病率

女阴假性湿疣是一种良性乳头状瘤,其病因仍不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假性湿疣与HPV感染无关。

此外,有学者认为假性湿疣是由于局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所致。也有学者认为念珠菌感染可能与本病症发生有一定关系。有学者观察妊娠期本病症会加重、分娩后减轻,则认为与体内激素水平有关。但有学者强调这是一种解剖学变异、与男性阴茎珍珠状丘疹一样属生理性异常。还有人认为感染以及局部状况如阴道白带等分泌物增多、卫生差、局部潮湿等对局部组织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慢性炎性刺激可能是引起假性湿疣的重要因素。

女阴假性湿疣在国内临床上常见。国内于1990年首次报道了此病的发病情况。随后有关本病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郑敏心等在137例18—30岁妇女中发现23例,其发病率为16.8%;叶兆龙等在调查的772例中发现218例,发病率为28.24%;赖永珲等在511例求诊于性病妇科病的患者中发现249例,发病率为48.73%;胡熙茹调查了500名妇女,其中有41例患有本病,发病率为8.2%。董医生在性病门诊中观察女阴假性湿疣约占20%左右。

2.临床表现与检查

丝状增生型:多见于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及阴道口,呈对称密集分布的单枝丝状或小息肉状突起,直径约1mm增生明显的突起物可长达4-5mm,但无分枝,不互相融合,表面光滑呈淡红色。如病变位于阴道口和尿道口,可见模糊的发夹状血管,涂醋酸后血管消失,病灶不变。水疱状增生型:多见于小阴唇内侧面,呈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的水疱状隆起,表面为水肿透亮,直径约为1mm,表面有淡红色上皮披覆,隆起顶端有时可见模糊的点状血管,涂醋酸后血管消失,病灶不变色,此型主要见于病程短者。假性湿疣的细胞学检查无明显异常,HPV抗原和HPV DNA检测绝大多数为阴性结果。

3.组织病理学检查

假性湿疣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在光镜下见鳞状上皮增厚,轻度乳头瘤状增生,棘细胞浅层细胞呈空泡化,其细胞分布均匀呈网状,见核固缩,可见轻度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真皮层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粘膜上皮细胞增生,细胞核轻度肿胀增大,在棘细胞胞浆中有糖原颗粒,无凹空细胞,也无病毒颗粒发现,基底细胞无增生及核分裂相,间质中毛细血管扩张,有丰富淋巴细胞、组织细胞。

4.鉴别诊断要点

假性湿疣与尖锐湿疣主要鉴别点是损害发生部位、损害特征醋酸试验及病理检查。鉴别假性湿疣与尖锐湿疣主要有以下几点:损害部位:假性湿疣主要发生于两侧小阴唇内侧,且多对称发生;尖锐湿疣主要发生在阴道口等部位,可多处发生,非对称性。损害特征:假性湿疣损害为鱼子状、乳头状、绒毛状,表面光滑,群集分布,互不融合,随时间延长无增大趋势;尖锐湿疣多为菜花状、丘疹状,表面不平,单发和多发,可互相融合,磨擦损害易出血,随时间延长,损害逐渐增多增大。醋酸试验:假性湿疣醋酸试验为一般为阴性,少数也可出现假阳性;而尖锐湿疣则为阳性。组织病理:假性湿疣无诊断性凹空细胞、无明显角化不良、棘细胞和基底细胞增生不明显;尖锐湿疣有诊断性凹空细胞、有明显角化不良、棘细胞和基底细胞增生HPV检测:假性湿疣的病变组织HPV检测绝大多数为阴性,尖锐湿疣则绝大多数HPV阳性。

5.治疗

一般来说对女阴假性湿疣不必治疗。对于数量多,频发瘙痒不适者首先要查找某些可能引起或加重假性湿疣的因素,如检查患者有无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生殖道炎、真菌或滴虫性阴道炎等感染,并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局部卫生状况差、潮湿、受磨擦等刺激也可加重本病,故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

对有些思想负担重、害怕本病症会引起不良后果者,或者自觉影响观瞻,或瘙痒严重,或发现短期数目明显增多者可用激光治疗去除病变组织。我个人的临床体会是,绝大部分假性湿疣去除后不再复发,少数可能在原假性湿疣附近复发者,加强1-2次治疗都可去除不再复发。需要说明的是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光治疗操作者的水平和责任心。

本文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董青生医师

本文是董青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