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方清日记选读

专科医生的医学健康教育关乎社会慢性乙肝防控的成败

发表者:方清 人已读

乙肝病人和乙肝医生都是输家。因为最近10多年来,以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和内镜治疗上消化出血,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肝癌,以及肝移植治疗等均取得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乙肝的科普宣传和反歧视宣传教育同样让乙肝常识家喻户晓,乙肝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和重视;国家,社会对乙肝防治的经费不断增加;还有很多进步。。。。。。。

但是,乙肝的整体防治效果却未见改善,每年因为乙肝死亡的人数不但未减少,反而是在增加,尤其是肝癌的发病率一再提高。为什么?我们输在哪里了?方清博士的博士论文揭示:慢性乙肝病人的长期随访依从性极差,慢性乙肝病人绝大多数在青壮年期因为过早的抗病毒治疗把经济和信心拖垮,或被抗病毒治疗的费用吓跨;在肝硬化阶段没有钱进行抗病毒治疗,在肝癌出现时却没有进行定期的肝癌筛查而延误治疗。更糟糕的是对于已经发生肝癌肝硬化的病人的乙肝亲属没有主动“亡羊补牢”的干预。这就导致要么病人根本不敢上医院看病,要么看病的也逐渐被医疗费拖垮,绝大多数的老乙肝病人连看病的常识都没掌握的前提下,就已经在自己给自己当医生,在给病友当医生,简直反智的一塌糊涂而不自知,该输的输的糊里糊涂,该赢的也终身活在惴惴不安和恐惧中。我们就输在乙肝病人的健康教育,就输在天天被灌输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就输在规范的长期随访管理得不到切实执行,就输在在了慢性乙肝肝癌的筛查和逐级防御得不到应有重视,就输在医疗机制把医生都锁在医院治疗终末期肝病,就输在门诊乙肝病人检查和治疗费没有保障,等到终末期了反而政府愿意买单。

因为几乎所有的医学进步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都主要集中在真正出现终末期乙肝并发症的病人身上,特别是输在慢性乙肝的病人逐级防控,将慢性乙肝的逐级防控简化为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一个节点上!极少有人关注和致力于如何开展乙肝的健康教育,如何增加病人的看病能力,如何确保病人的信心,如何确保病人能够接受和完成持久甚至终身的门诊随访管理,如何能够将心理干预,生活行为方式干预,现有中西药在病人经济能力可以承受范围内的积极治疗!极少有病人会看病。

就这么一个所有专科医生和接受过专科医生诊疗且必接受过医生定期随访医嘱的简单环节,却因为各种复杂原因,而导致极少病人能够终身做的到;就像绝大多数烟民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戒不掉是一个道理。因为这是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做的一项系统工程,想当年新中国初期,什么黄赌毒戒不掉,我们有强大的举国体制的优势,为什么不能发动一场举国体制的运动来推动乙肝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管理呢?不然即便医疗技术继续进步,医疗费用继续攀升,但是乙肝的危害就不会减少,只会增加!

千万不要轻视和误读了健康教育,虽然健康教育许多人在做,但是很多搞健康教育的、被健康教育的人却没有真正解读清楚什么是健康教育?“教”是提供知识和信息供被教育者学习和了解,“育”是培育,是训练,是将"教”所传递的知识要转变为行为习惯的问题。只有“教”没有“育”,学习了也是白搭,就比如人人都懂一些“大道理”,但是很少人能够用实践来显示出“大道理”一样。“育”需要“学以致用”的一段过程,需要一个“学以致用”的学习环境,只有在“用”的过程中,和“同学”“老师”一起彼此交流,互相促进,假日时日,才能有“小成”,长期坚持实践下去,才能够培养出“习惯”,才能够真正融化如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命运”。提供健康教育知识点是容易的,但是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困难的,尤其是摸索出如何高效的缩短“教”和“育”之间的科学规律则更是困难。

“学而知之,知而行之,验而思之,思而问之,问而求之,求而获之,获而达之,达而广之,人生其乐无穷”,是我自创的古文啦,也算是对自己逐步认知健康教育的一个心路旅程小结。健康教育不是说说就可以了的,健康教育本身同样是个开放性的大学问。期望我网站的病友和学习者与本人一起来经历和领略健康教育的妙处。

当前乙肝防治的整体失败的关键环节不是中国乙肝防治指南所认为的抗病毒治疗药物耐药性的管理,而是乙肝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管理不足,其中健康教育的缺乏或水平低下又是关键环节中的关键问题。

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是不需要花多的医疗费用和实验医学技术进步就可以解决的纯操作性问题!现在决定病人预后的不是不同医生之间细微的专业细节技术干预水平的差别,而是由于我们国家没有充分认知到健康教育在人民健康促进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没有专业健康教育队伍的队伍和健康教育总体水平的低下。这不是靠单个医生或病人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乙肝问题不是一个纯医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社会问题,是一个社会科学问题。

方清医生再次呼吁:请国家和卫生医疗机构能够主动重视慢性乙肝的健康教育,及时宏观调整慢性乙肝专科医生的工作中心,从单纯病区为主,转变为门诊为主,专科医生与社区医生联合作业为主,切实做好慢性乙肝的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管理,这是消除社会乙肝歧视,保障广大乙肝病友及家庭的健康生活、且消耗国家和家庭卫生资源最少且总体乙肝干预效果最佳的可行方式。

请所有看过此文的乙肝病友和方清医生一起呼吁,一起转发此文,为了我们大家早点在乙肝整体防治上转败为胜!早点把乙肝病友及家庭从无谓的恐惧和浪费的医疗干预中解放出来!

【2013年1月8日后记】

原本以为乙肝治疗依从性差是由于病人缺乏健康教育,经过最近半年多的继续观察与实践,发现乙肝治疗依从性差或老百姓不到正规医院坚持看病的原因不是缺乏健康教育,而是健康教育本身内容和目的就有问题哦,其次健康教育的对象首先不应该是病人,而是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如果医生的观念还停留在单纯生物学医疗模式或是以“病”为中心,而不是进展到以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健康观和整体医疗模式来看健康教育和做健康教育,那么健康教育的内容只会加重病人的担心和诱导社会的歧视加重,进而影响病人治疗依从性,再进一步,如果作为垄断行业的医疗业的政策制度不支持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健康观模式,一直停留在以“病”为中心,那么即便医生们转变了观念,也是没办法转变为实际操作线路,因为医生和医院都需要有钱来支撑运转哦。

网友读后感推荐:

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Fangqing123_725651071.htm

网友读《方清医生解读健康教育在乙肝防控中的重要性》的评论

1)科普先行、教育为本,长期随访、终身监测,因材施救、精准出击

2)加油~~

等到终末期了反而政府愿意买单。。。政府在教上力度明显不足,育上就更没有出什么稳准狠的措施了,就拿国家规定,上岗不能查乙肝五项,可是好多单位还是要查,就那公务员上岗来说,这是国家自己的后院,都还是要查,并且携带的话,就不让上岗。。这,。只能心痛。。。。希望有一天,歧视能真正得到控制吧,,

3)输的让乙肝患者心痛心寒
我们就输在乙肝病人的健康教育,就输在天天被灌输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就输在规范的长期随访管理得不到切实执行,就输在在了慢性乙肝肝癌的筛查和逐级防御得不到应有重视,就输在医疗机制把医生都锁在医院治疗终末期肝病,就输在门诊乙肝病人检查和治疗费没有保障,等到终末期了反而政府愿意买单。

4)支持
说的太好了,除了健康教育不够,国家在乙肝防治方面下的力量远远不够。健康教育不够的结果,使人们对乙肝的认知很少,不重视乙肝的防治,不懂乙肝的治疗。如果能防治的到位,如及时接种疫苗,那么乙肝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如果国家拿出抗击非典的精神和力度来防治乙肝,相信乙肝病毒也不会如此猖獗。

5)健康教育很重要
绝大多数的老乙肝病人连看病的常识都没掌握的前提下,就已经在自己给自己当医生,在给病友当医生,简直反智的一塌糊涂而不自知,该输的输的糊里糊涂,该赢的也终身活在惴惴不安和恐惧中。健康教育的缺失导致悲剧一幕幕上演。感谢方医生俯身做健康教育,挽救广大乙肝患者,医者仁心啊。

6)世人皆醉而你独醒
像你这样能够站在战略高度直指问题所在的医生已经不多了,这也让我们患者看到了一丝希望,不单单是自己的希望,而是所有乙肝患者的希望,只有国家重视了,才能下大的力气来做,正如楼上所说的,如果国家能够拿出对待非典的精神和力度,那么,乙肝病毒出真的不会这么猖獗!可是,实际上是,国家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却不去做,就如同大家都知道吃基因大豆油会影响下一代的生育能力一样,可是现在基因大豆做的植物油不还是在超市卖得特火,国家不知道吗?在这样下去,到了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下下下一代,中国这个种族还有繁衍下去的能力和机会了吗?这就是外国的种族灭绝政策,很可怕的,但是我们的国家又做了什么呢?可悲!做为乙肝患者,我们有时真的感到绝望,社会到底给予了我们什么,高昂的药费、飞涨的物价、买不起的房子、上不起的学,养不起的老人,还有伤不起的心,这就是社会所给予我们的!还好,有像方清大夫一类的人,能够关心我们,帮助我们,同我们一同战病魔,或许也只有这能够让我们感到欣慰了。

7)支持,支持,强烈支持!

从病区转变为门诊,不仅是防治很多慢性乙肝患者进一步恶化。同时也可以将他们从对乙肝的盲目惶恐,从不知无知导致病情恶化到末区在医院度过痛苦的生命最后解放出来。成为一个大对国家社会,小对自身家庭有用的人。而不是因为乙肝这样的病毒毁了自己一生。这个从小说,是对家庭的损失,从大了说也是对社会的损失。自己和国家将看病的钱放在平时的防治上。这样的经济承担既轻,对病人和社会都是大大有益。而不是轻视平时的防治,到病重到无可救药在医院落个人财二空。这对病人和国家都是极大的损失。方医生的这篇文章一定要转。多一个人看见,就多一份社会力量。改变目前的现状。这是个小到对自己对家庭,大到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认看病不再是本是可以防治在平时的拖到病重到去病房。特别是慢性病象乙肝这样的。病人反复的去医院,病情一次比一次重,信心一次比一次低。这是恶性循环。现在是到了要扭转这种局面的迫在眉节的时期了。在现在这时候,有方医生这样的好医生大声疾呼,是病友的福音,是病友家人的福音,更是全社会的福音。这也是经过反复住院换来的血泪经历啊,真希望广大的乙肝病友能够不再经历我们这样的波折。方医生的大声疾呼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乙肝病友走出误区。

相关阅读:

方清医生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小女孩淘淘的对话交流

方清医生致乙肝病友的请战书(病友必读):建立稳定的医患合...

方清医生关于乙肝抗病毒治疗问题的若干理解和建议

方清医生解读乙肝病友固定医生长期随访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一...

乙肝病友简单测试(适用网站咨询乙肝新病友)

方清医生解读:“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否是乙肝患者的...

方清医生解读当前医疗环境下慢乙肝防控失败的关键环节

方清医生解读方清医生健康加油站目前宗旨和需求

方清医生解读医患互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需要彼此均要努力...

方清医生解读慢性乙肝病友定期复查并不等于定期随访管理

慢性乙肝病友必须了解的看病与咨询基本常识

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注意事项和预期效果

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的10个亚类及判断标准

乙肝病人须知:慢性乙肝感染的自然史

乙肝固定医生定期随访的意义一:了解乙肝感染个体的自然史,...

乙肝固定医生定期随访的意义二: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病人开展不...

指南返回

返回学习指南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fangqing123_670936915.html

返回咨询指南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Fangqing123_679579684.htm

本文是方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