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睡眠与梦

发表者:崔红 人已读

睡眠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就是梦的体验,睡眠与梦的关系很久以来一直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生理学研究的进展,研究者发现了睡眠类型以及梦的某些生理指标。

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证明,做梦大多在快速眼动(REM)睡眠期(参看睡眠的生理周期),在REM睡眠期被唤醒的睡眠者,有70—80%次报告有梦,而在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被唤醒后,只有10—15%次报告有梦。在NREM睡眠的各期被唤醒后,即使有做梦的报告,其梦境也很平淡,生动性差,但概念和思维性较强,睡眠者常常报告在思考某些问题,而不是在做什么。但噩梦或惊醒者多发生在NREM睡眠的第四期,但此时睡梦者醒后只能陈述恐惧感,不能陈述梦境的全部情节。而在REM睡眠中,报告正在做梦者可陈述生动形象的梦境情节,以视觉变幻为主,常常包含有怪的知觉经验的故事,梦中看到某种景象,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或做了某些事情,发生的事情都很真切。

关于梦的生物学意义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梦有一定的功能,美国精神病学家比尔曼和格林认为,做梦可以减少应激反应,他们通过记录精神病患者的睡眠模式发现,在十分紧张地讨论问题之后,这些患者的REM睡眠增多,而正常人在看了悲惨的电影之后,对REM睡眠的需要也会大大增加。因此认为,睡眠可以抵消或缓解精神创伤所产生的影响;也有研究认为,梦境的随意产生和梦幻中的任意发挥,有益于不良情绪的宣泄,从而起到调整心理状态的效果。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诱导梦幻的方法后,大多数患者报告,诱导所产生的任意梦境能使他们晨起后产生一种心情舒适的效应。关于梦的生物学意义的另一种观点是梦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认为梦源于脑干,而该处是控制呼吸、心率和其它不随意功能的区域,由于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过程于睡眠中仍在继续进行,所以仍不断发出电脉冲至脑部控制视觉、记忆和情绪等区域。如电脉冲兴奋了视觉皮层的神经元,就可能产生梦中的视知觉事件,但这种信号常常与现实世界的信号并不密切相关,而这些无规则的兴奋可以将睡眠者的认知活动统一起来,此时由于记忆中的零碎片段被拼凑在一起,因此就会出现许多奇特的梦境。

关于梦的心理学意义,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梦的解析”学说,为精神分析治疗奠定了基础。弗洛伊德称梦为“瞬时的心理现象”,将梦看作是强烈的、无意识的、被压抑的愿望的符号表达。这些愿望都是在意识状态下被禁止的欲望,它们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即为梦。在梦里有两种动力,愿望(wish)和抗拒愿望的审查(censorship)。审查将隐藏的梦的内容,即潜性梦境(latent content)转化为显性梦境(manifest content),弗洛伊德称这种歪曲过程为梦程(dream work)。显性梦境是可接受的版本,潜性梦境代表社会和个人不能接受的但是真实的“未剪辑”的版本。梦的解释需要从显性梦境回溯到潜性梦境,揭示个体无意识愿望,以及附加在那些愿望上的恐惧和特征性防御,从而缓解内心冲突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尽管研究者没有发现支持弗洛伊德潜性梦境和显性梦境理论的证据,但他的“梦的解析”学说为当代梦的内容研究指出了一条道路。

本文是崔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