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癌指胃良性病变行胃切除术后,剩余的胃在若干年后出现的新发癌。
癌变一般均在术后 5 年以后,时间越长,发生率也越高,大多数在术后 10~15 年之后( 20~25 年是高发时间)发生。
残胃癌的发生率约 2%~10%(另一说为 1%~5% ),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胃癌发生率。
主要症状有上腹部无规律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等。
残胃癌指胃良性病变行胃切除术后,剩余的胃在若干年后出现的新发癌。
癌变一般均在术后 5 年以后,时间越长,发生率也越高,大多数在术后 10~15 年之后( 20~25 年是高发时间)发生。
残胃癌的发生率约 2%~10%(另一说为 1%~5% ),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胃癌发生率。
主要症状有上腹部无规律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等。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残胃癌无特异症状,后期可出现食欲异常、上腹部无规律性的疼痛、进食后上腹饱胀不适感或出现不明原因贫血、呕血、黑便、消瘦等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病因未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方式。以下方法或许会对降低发生残胃癌的风险有所帮助:
医生会询问病史,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还可能会采取一些检查明确病因,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残胃癌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对残胃癌的治疗依旧有效,新辅助化疗可在肿瘤早期抑制癌细胞的扩散,降低肿瘤分期,从而增加了手术的可能性。
对于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采用放、化疗,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化疗药包括氟尿嘧啶、丝裂霉素、亚硝基脲类、顺铂、依托泊苷等,联合应用。
与原发性胃癌一致,应遵循“安全性、根治性、功能性”的原则,做规范化清扫手术;不可根治者,行姑息性切除、短路手术,辅以术后综合治疗。
残胃癌的病灶切除:包括切除残胃、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的吻合口及邻近的组织器官。
根治性残胃全切除术适合于大多数早期癌和进展期癌。
若合并其他脏器,如横结肠及系膜、空肠、胰体胰尾、脾等的侵犯,则需行联合脏器切除。
对部分无法行根治性切除但合并梗阻或出血的病例可行姑息性切除或短路手术,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腹膜、肝、肺等广泛转移为手术禁忌证。
残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术: 胃癌淋巴结转移途径与原发性胃癌不同,淋巴结清扫亦应包括各站淋巴结,特别注意残胃癌可能的转移途径,以达根治目的。
早期的残胃癌预后良好,存活率较高,部分可以达到治愈性切除。
中晚期残胃癌无法彻底治愈,手术后可再复发和转移,存活率也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