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肠道组织,引发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回盲部最常见。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主要症状有不规律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等。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肠道组织,引发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回盲部最常见。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主要症状有不规律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等。
本病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肠道引起的,其主要感染途径如下:
肠源性感染:90% 以上的肠结核是通过肠道感染的。
多数是由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肺结核进展期患者),吞下含有结核菌的痰液,使肠道发生感染。
健康人与肺结核患者共进饮食、共用餐具,未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致使结核菌直接进入肠道引起感染。
少部分是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生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肠结核。
血行感染:肺结核原发灶的病原菌可经血液循环播散至肠道。
直接蔓延:腹腔或盆腔内的结核病灶,可以直接蔓延至肠道。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肠结核,需加以注意
伴有肠外结核病史
生活在结核病高发地区
免疫力低下
慢性病未得到良好控制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HIV 感染/艾滋病患者
长期营养不良
肠结核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低热、盗汗(睡着后出汗)、消瘦、乏力等全身性结核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肠道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肠结核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及防治合并症,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肠结核治疗的关键。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即采用复合制剂治疗,联合、适量用药,以降低耐药率。
初治肠结核治疗方案
强化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巩固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
复治肠结核治疗方案
强化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和乙胺丁醇。
巩固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
肠结核大多可经抗结核治疗治愈。
适应证
若发生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且术后仍需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抗结核用药方案开展规范化治疗。主要采用的手术方案如下:
肠结核属于可治疾病,预后较好,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规律且足疗程用药,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