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低,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0.8%~1.2%,但是它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根据胆囊癌的病情进展的程度将胆囊癌进行临床分期:
- Ⅰ期:癌组织仅限于粘膜内,即原位癌。
- Ⅱ期:侵及肌层。
- Ⅲ期:癌组织侵及胆囊壁全层。
- Ⅳ期:侵及胆囊壁全层合并周围淋巴结转移。
- Ⅴ期:直接侵及肝脏或转移至其他脏器或远处转移。
本病好发年龄为 60~70 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胆囊癌常见的症状是黄疸、腹痛、恶心、呕吐、胆囊肿大等。
胆囊癌是起源于胆囊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低,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0.8%~1.2%,但是它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根据胆囊癌的病情进展的程度将胆囊癌进行临床分期:
本病好发年龄为 60~70 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胆囊癌常见的症状是黄疸、腹痛、恶心、呕吐、胆囊肿大等。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下述人群更易患病,需加以注意:
早期胆囊癌通常没有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目前,没有任何方法能预防胆囊癌。与胆囊癌相关的风险因素,大多是无法改变的,例如性别、年龄、先天胆管缺陷等。但下述举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包括:
本病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以下检查:
胆囊癌的治疗选择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类型。可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局部治疗(手术、放疗)和系统治疗(主要是化疗)。
放疗
胆囊癌主要采用外照射(EBRT),常用的外照射手段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对于部分患者,医生还可能在放疗的基础上联合化疗。
化疗
常用于胆囊癌治疗的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5-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医生可能会将 2 种或 2 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
饮食上无特殊禁忌,健康、均衡饮食即可。
胆囊癌患者的生存期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I 期的患者 5 年存活率可达 100%,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患者均可以存活 5 年以上,II 期患者为 60% 左右,III 期为 30% 左右,而 IV 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