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胆囊腺肌症 >

胆囊腺肌症介绍,什么是胆囊腺肌症

介绍

胆囊腺肌症,又称胆囊腺肌瘤病,是一种以增生的黏膜上皮陷入肌层,造成腔内局限狭窄或者壁内憩室为特征的胆囊异常,是胆囊息肉样良性病变中的一种。

按照病变影响的范围,本病可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三类:

  • 弥漫型:可引起胆囊黏膜和肌层广泛性的增厚,导致胆囊壁形成囊样结构或黏膜息肉样突起。
  • 节段型:形成的囊状结构可围绕囊壁全周,从而将胆囊分隔成彼此相通的独立隔室。
  • 局限型:囊状结构形成小结节突入腔内,在超声检查时呈息肉样外观,这种改变常位于胆囊底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胆囊腺肌症是恶性吗?

姜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胆胰外科 副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胆囊结石有明确关联,有研究报道称89%的节段型胆囊腺肌症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结石。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胆囊腺肌症的两个重要病因!

徐安安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体检过程中通过影像学检查(包括彩超、CT 检查、磁共振检查等)偶然发现。
  • 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疼痛性质为绞痛或胀痛,可同时伴有右肩背部疼痛,大多发生在胆囊排空时(进食后 1-2 小时内)。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 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长期的慢性消化不良性腹痛,即腹胀、腹痛明显,但定位不明确,可同时伴有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得了胆囊腺肌症会有什么不舒服?

徐安安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副主任医师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包括腹部彩超、CT 检查、磁共振检查或内镜检查等,尤其是胆囊超声检查,可发现大多数的病变,通过 CT 检查及磁共振检查也可与胆囊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CT 检查诊断胆囊腺肌症的典型病例

赵刚 上海市东方医院 胆石病中心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针对无明显症状的胆囊腺肌症患者,通常不需特殊的治疗措施,定期随访即可。而针对临床症状明显或是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保守治疗

  • 针对无明显临床症状、病变程度较轻的患者,暂不需进行特殊治疗操作,可通过定期随访的方式动态观察疾病变化。
  • 发现胆囊腺肌症的第一年内,每 6 个月应行一次腹部 B 超检查,观察腺肌瘤大小、形态有无变化,如第一年 2 次复查均无明显变化,此后每年复查一次 B 超即可。而随访复查发现腺肌瘤增大或形态明显改变,应考虑接受胆囊切除手术。

手术治疗

  • 手术时机:有明显临床症状(胆绞痛、腹痛伴腹泻等)、合并胆囊结石、腺肌瘤超过 10mm 且在观察随访过程中逐渐增大等,均是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征。
  • 手术方式:通过传统开腹或是腹腔镜的方式,行胆囊切除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胆囊腺肌症能吃药治疗吗?

姜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胆胰外科 副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按点进食,不要突然暴饮暴食。
  • 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脂肪和油腻的食物,避免高胆固醇饮食,避免饮酒。
  • 适度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什么是胆囊腺肌症?它会恶变吗?该如何治疗?

刘辰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推荐医生 2121位 推荐医院 7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