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跳起源于窦房结,当窦房结功能障碍或传导障碍时,心跳起源位置出现异常,当起源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房室交界区)的房室结或者房室束时,称为房室交界区性逸搏。
可有头晕、乏力、晕厥、间歇性心悸等。
正常心跳起源于窦房结,当窦房结功能障碍或传导障碍时,心跳起源位置出现异常,当起源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房室交界区)的房室结或者房室束时,称为房室交界区性逸搏。
可有头晕、乏力、晕厥、间歇性心悸等。
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等)、药物(洋地黄等)中毒,也可见于健康人。
疾病性原因
非疾病性原因
症状取决于产生逸搏的原因,通常可无明显症状,若患有基础心脏疾病,可出现相应症状。
长时间房室交界区性逸搏,心室率降低致心排量不足,可继发引起脑、肾等重要脏器损伤。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在与其他疾病鉴别后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房室交界性逸搏属于一种防止心脏漏跳的保护性机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是通过提高窦房结冲动的发放频率、改善房室传导。常用药物包括 β 受体激动剂和 M 样受体抑制剂等,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需要起搏器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心率显著降低的患者,医生会考虑应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等。
病因治疗:医生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基础心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