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介绍,什么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介绍

室间隔位于左右两心室中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指患者的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心脏收缩时左心室流出道受到阻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国患病率为 0.04%~0.4%,是导致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最主要原因。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病,但女性症状出现时间较早。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严重吗?

程蕾蕾 上海中山医院 心脏超声诊断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是基因突变所致,也有一部分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有关。

  • 遗传因素

本病多有家族遗传史,一个家族中可有多人患病,或不明原因猝死,主要病因为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所致。

  • 内分泌紊乱

嗜铬细胞瘤患者并存肥厚型心肌病者较多;人类静脉滴注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可致心肌坏死;动物实验,静脉滴注儿茶酚胺可致心肌肥厚。

因而有人认为肥厚型心肌病是内分泌紊乱所致。

症状表现

本病的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

  • 呼吸困难: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多在劳累后出现,如爬楼或快走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乏力,需马上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
  • 心前区痛:多在劳累后出现,似心绞痛,但可不典型。
  • 心悸:由于心功能减退或心律失常所致。
  • 心力衰竭:多见于晚期患者,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浮肿、食欲差等症状。
  • 晕厥、猝死:有些患者的首发症状为晕厥甚至猝死。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我都没啥不舒服,却有可能换心脏? #程医生说句心里话

程蕾蕾 上海中山医院 心脏超声诊断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 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家族史者,应进行相关基因检测早发现、早诊断疾病。
  • 夫妻双方有一人(或两人)患本病,且有备孕或已怀孕,应积极进行遗传咨询或产前遗传诊断,达到优生优育。
  • 避免使用增加心脏负荷的药物,如洋地黄类(地高辛等)、β 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等)。
  • 避免使用大剂量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
  • 有嗜铬细胞瘤者,应积极进行治疗。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导管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并评估严重程度,是诊断本病最常用的方法。
  • 心电图:可以协助判断心律失常等问题。
  • 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有无梗阻及梗阻程度。
  • 冠脉造影检查和心内膜心肌活检: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如心绞痛和浸润性心肌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何鉴别冠心病胸痛与肥厚型心肌病的胸痛?

李明洲 北京医院 心内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本病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首选药物,能够改善梗阻症状。
  • 维拉帕米:对无法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使用维拉帕米来改善症状。
  • 丙吡胺: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导致口干、眼干、便秘等不良反应。
  • 抗心力衰竭:当疾病进展到晚期时可能出现心力衰竭,需要使用抗心力衰竭的药物。
  • 胺碘酮:主要针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导致的房颤。
  • 抗凝药:通常患者均需口服抗凝药治疗,但部分患者使用受限,需遵医嘱使用。

介入治疗

酒精室间隔消融术:经冠状动脉注入无水酒精,使患病肥厚区域的心肌选择性坏死,减轻心室间隔的心肌肥厚,减轻左室流出道的梗阻,从而改善症状。主要针对大龄无法耐受手术者,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手术治疗

  • 室间隔心肌部分切除术:可以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若同时合并瓣膜疾病、冠脉病变或心房颤动,医生可以同时对合并的疾病进行治疗。这是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
  • 起搏器植入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差,又不适合行外科手术或者化学消融术时,可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改变心室激动的顺序从而减轻梗阻。如果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更是安装起搏器的指征。
  •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能有效预防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猝死。主要是通过终止患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和严重心动过缓,从而预防猝死。
  • 心脏移植:适用于终末期心脏病患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福音,新的药物进来啦!

李永光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营养与饮食
  • 正常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摄入优质蛋白。
  • 有水肿者,建议低盐饮食(每日摄入盐应少于 6 克)。
  • 适量食用水果、蔬菜、坚果等。
  • 忌辛辣刺激食物。
  • 戒烟限酒。
注意事项
  • 本病是青年和运动员心脏性猝死常见的病因,因此患者不宜参加竞技运动,无症状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参加低强度的运动。
  • 避免从事高强度体力和精神张力的职业或活动,如竞技运动员、飞机驾驶员等。
  • 避免各种诱发心力衰竭的因素,如受凉、感冒、劳累、情绪激动、各种感染等。
  • 避免屏气、久立等可加重流出道梗阻的相关诱因。
  • 严格遵照医师指导,按时、按量服药,不要擅自停药。
  • 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和药物副作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要注意啥?#程医生说句心里话

程蕾蕾 上海中山医院 心脏超声诊断科 主任医师

预后
  • 及时治疗

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并发症减少,猝死率降低,长期存活率增加。

  • 没有及时治疗

延误疾病诊治,耽误病情;影响血流动力学,使心脏功能受损;猝死风险(尤其是剧烈运动时)明显增加,进一步增加死亡率。

推荐医生 555位 推荐医院 23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