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位于左右两心室中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指患者的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心脏收缩时左心室流出道受到阻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国患病率为 0.04%~0.4%,是导致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最主要原因。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病,但女性症状出现时间较早。
室间隔位于左右两心室中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指患者的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心脏收缩时左心室流出道受到阻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国患病率为 0.04%~0.4%,是导致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最主要原因。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病,但女性症状出现时间较早。
本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是基因突变所致,也有一部分认为与内分泌紊乱有关。
本病多有家族遗传史,一个家族中可有多人患病,或不明原因猝死,主要病因为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所致。
嗜铬细胞瘤患者并存肥厚型心肌病者较多;人类静脉滴注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可致心肌坏死;动物实验,静脉滴注儿茶酚胺可致心肌肥厚。
因而有人认为肥厚型心肌病是内分泌紊乱所致。
本病的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
本病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导管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本病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酒精室间隔消融术:经冠状动脉注入无水酒精,使患病肥厚区域的心肌选择性坏死,减轻心室间隔的心肌肥厚,减轻左室流出道的梗阻,从而改善症状。主要针对大龄无法耐受手术者,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并发症减少,猝死率降低,长期存活率增加。
延误疾病诊治,耽误病情;影响血流动力学,使心脏功能受损;猝死风险(尤其是剧烈运动时)明显增加,进一步增加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