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改变,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指所有不属于霍奇金淋巴瘤的恶性淋巴瘤。占淋巴瘤的 90%。
本病好发于 60 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肿大或局部肿块,症状具有全身性及多样性等特点。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改变,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指所有不属于霍奇金淋巴瘤的恶性淋巴瘤。占淋巴瘤的 90%。
本病好发于 60 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肿大或局部肿块,症状具有全身性及多样性等特点。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本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肿大或局部肿块,症状具有全身性及多样性等特点。甚至有时在身上看不到任何变化,也没有明显症状,但疾病在体内早已潜滋暗长。
无痛性浅表淋巴结的肿大:是本病最常见的早期表现,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最常见,其次是腋窝下和腹股沟淋巴结,且随着肿块内纤维化的进展,肿块由软变硬。
局部压迫症状:肿大的淋巴结挤压相邻的组织器官,出现局部的压迫症状:
纵膈淋巴结肿大可压迫气管、支气管,引起干咳。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压迫肠道,引发腹痛。
腹股沟和骨盆淋巴阻塞,可引起下肢水肿。
侵袭症状: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可以侵犯全身的任何部位,被侵犯的器官、系统可出现以下相应的局部症状:
咽淋巴环病变者可出现吞咽困难、鼻出血和鼻塞。
肺部病变者可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
消化道病变者常出现腹痛、腹泻和腹部肿块。
骨骼病变者常出现胸椎、腰椎的疼痛。
皮肤病变者可表现为皮肤的瘙痒、肿块、结节和皮肤溃烂。
睾丸病变者可表现为睾丸的肿胀、下垂。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病因未明,也没有特别的预防方法。以下方法或许会对降低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有所帮助:
本病主要依靠病理活检、穿刺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化疗、药物治疗、放疗、手术治疗。
观察等待: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一类生长非常缓慢,被称为惰性淋巴瘤,如滤泡淋巴瘤。
对于惰性淋巴瘤,通常暂不进行治疗,而是定期检查,发现病情进展后,再进行治疗。
支持治疗
抗感染:本病易发感染,在临床中,一旦发现感染迹象,会及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
纠正贫血:本病还可能出现贫血,针对骨髓抑制情况,可能会给予升血针。
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化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免疫治疗联合。
适用范围
多数淋巴瘤患者需要采取联合化疗的治疗方式。
对于孕妇患者,化疗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接受化疗,化疗时密切监测药物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常用药物
烷化剂:包括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苯达莫司汀等。
激素类: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铂类: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
嘌呤类似物:氟达拉滨、喷司他丁、克拉屈滨等。
抗代谢物:阿糖胞苷、吉西他滨、甲氨蝶呤等。
蒽环类:柔红霉素、脂质体柔红霉素等。
其他:长春新碱、米托蒽醌、依托泊苷(VP-16)、博来霉素等。
常用联合化疗方案
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联合治疗,是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案,2 ~ 3 周为一个疗程。
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联合治疗,是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案,2 ~ 3 周为一个疗程。
EPOCH: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和环磷酰胺的联合治疗,2 ~ 3 周为一个疗程。
ESHAP:依托泊苷、甲泼尼龙、顺铂和阿糖胞苷的联合治疗,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复发治疗,3 周为一个疗程。
免疫治疗
常用免疫类药物
单抗类药物:能够靶向肿瘤细胞的特定蛋白,然后将药物注入肿瘤中。常用的包括:利妥昔单抗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是帕博利珠单抗。
免疫调节剂:包括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常用药,能够影响免疫系统,加强抗癌效果。
CAR-T 免疫疗法:这种疗法的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的 T 细胞免疫治疗。目前已获批用于本病的 CAR-T 免疫疗法包括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和 Tisagenlecleucel。
步骤:
在治疗中,医生通过抽血提取出患者的 T 细胞,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基因编辑,使 T 细胞表面具有特定的受体(称为嵌合抗原受体或 CAR)。
在回输体内后,这些受体能够帮助 T 细胞准确识别体内的癌细胞。
靶向治疗
是针对致癌突变的治疗。常用的靶向药包括: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等。
组蛋白脱乙酰酶(HDAC)抑制剂:罗米地辛、贝利司他等。常用于 T 细胞淋巴瘤。
激酶抑制剂:
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布替尼、acalabrutinib 等。常用于套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小细胞淋巴瘤等。
PI3K 抑制剂:idelalisib、copanlisib、duvelisib 等。这类药物在滤泡淋巴瘤、SLL(小细胞淋巴瘤)/CLL(慢性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应用较多。
某些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放疗射线很敏感,早期照射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于淋巴瘤侵犯到脑及其他器官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放疗治疗。
放疗还能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
造血干细胞移植
是指通过移植手术,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从患者或提供者的体内取出,取代患者被肿瘤破坏的造血细胞,使患者恢复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手术。
该手术适用于化疗敏感、频繁复发、难治性侵袭性淋巴瘤的年轻患者,接受移植前应保证重要脏器功能的正常,移植后需注意相关的排异反应。
手术切除
对于部分惰性淋巴瘤或侵袭性淋巴瘤的患者,根据肿瘤的起源部位可采用手术进行局部切除。
适用于某些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小肠 T 细胞淋巴瘤、脾边缘区淋巴瘤的患者。
治疗后的随访非常重要。随访不仅能帮助医生了解疗效,还能及时发现复发。
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这些行为能够降低多类癌症的发生风险,有益于身体健康。
放化疗:
惰性淋巴瘤的孕妇可先观察疾病的进展,分娩后再进行治疗。
侵袭性淋巴瘤的孕妇如果在怀孕的前 3 个月可考虑终止妊娠。
若胎儿较大应权衡利弊决定,接受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治疗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若未处于妊娠状态,但有生育诉求,可选择在化疗前将精子、卵子冷冻。
不同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各不相同,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还与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 60 岁、Ⅲ 期或 Ⅳ 期肿瘤、淋巴结外受侵部位超过 1 处、需要卧床或别人照顾、血清 LDH 显著升高。
根据患者具有的高危因素,可将预后分为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