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是一种口腔局部感染,是在拔牙术后(特别是下颌复杂磨牙拔除术后),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最常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在 5~30% 之间。
主要表现为,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剧烈疼痛,并向四周放射,同时伴有令人作呕的异味。
干槽症是一种口腔局部感染,是在拔牙术后(特别是下颌复杂磨牙拔除术后),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最常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发生率在 5~30% 之间。
主要表现为,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剧烈疼痛,并向四周放射,同时伴有令人作呕的异味。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血凝块脱落有关。
血凝块脱落后,会给细菌以可趁之机,如果拔牙前口腔卫生比较差、有冠周炎或牙周病,或拔牙后没有做好口腔清洁,就容易导致感染,发生干槽症。
主要表现为,拔牙后 2~3 天,牙槽窝剧烈疼痛,并向四周放射,同时伴有令人作呕的异味。
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本病病因未明,也没有特别的预防方法,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下方法或许会对降低发生干槽症的风险有所帮助: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口腔情况、X 线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干槽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如果疼痛程度较轻,不影响夜间休息,可以口服止痛药缓解症状。
如果疼痛程度重,或者口服止痛药效果不好,需要局部处理。
局麻清理创口,填塞碘仿纱条,必要时缝合牙龈固定。
约 10 天后取出碘仿纱条。
干槽症预后良好,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进展为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