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通常说的是“普通感冒”,一般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
本病发病率较高,成人每年感冒的发生率约2-6次,儿童则达6-8次之多。常在季节交替和冬、春季节发病。
主要症状有鼻塞、喷嚏、流涕、低热、咳嗽、头痛等。
感冒通常说的是“普通感冒”,一般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
本病发病率较高,成人每年感冒的发生率约2-6次,儿童则达6-8次之多。常在季节交替和冬、春季节发病。
主要症状有鼻塞、喷嚏、流涕、低热、咳嗽、头痛等。
本病是由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所引起的,以鼻病毒最为常见,手接触和飞沫传播是其主要传染途径。其他引起感冒的常见病毒有:
气温骤降:冷空气会削弱鼻黏膜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空气污染:不但会直接破坏气道黏膜,损伤上呼吸道,还会使空气中的病菌活性增强。
拥挤或密闭的环境:空气流通较差,容易滋生病菌,人体吸入后就会引起感冒。
机体免疫力下降
工作压力大,作息和饮食不规律
情绪紧张,消极悲观
饮食不平衡,吸烟,酗酒,缺乏运动
老年人和婴幼儿
艾滋病患者
患有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肝炎、肾炎)的人群
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例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本病的典型症状主要为鼻部和咽部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无发热和其他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大部分感冒患者在 1-2 周内可以痊愈。但是老人、儿童、有基础病的患者或者感冒处理不及时的患者还是有可能会引起并发症。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问诊和查体进行诊断,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排除一些其他疾病,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普通的感冒一般 1 周左右就可以痊愈,无需特殊治疗。症状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由于针对引起感冒的病毒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感冒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口服药物(首选方法)
减充血剂:临床常用伪麻黄碱,能够缓解鼻黏膜充血,减轻鼻塞症状,改善睡眠。
抗组胺药:能够缓解打喷嚏和流鼻涕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
解热镇痛药:临床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有退热和止痛的作用。
镇咳药:咳嗽是呼吸系统的一种防御反射,有助于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痰液,因此一般不主张使用镇咳药。但是如果咳嗽非常剧烈,影响到正常休息时可以酌情使用,常用的药物有右美沙芬。
祛痰药:祛痰药可以帮助痰液排出,常用的药物有氯化铵 、碘化钾、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溴索和 N- 乙酰半胱氨酸等。
输液(静脉用药):不要盲目输液。只有存在以下情况时才应该考虑输液:
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感冒导致这些疾病急性加重,或出现了并发症。
由于严重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呕吐严重,无法正常进食。
感冒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较轻,通常一周即可痊愈。
只有极少数情况(老人、儿童、或有严重原发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会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