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骨结核病 >

骨结核病介绍,什么是骨结核病

介绍

骨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感染性疾病。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群中,症状包括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以及局部疼痛、肿胀、肌肉痉挛。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关节结核你有了解过吗

欧阳元明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关节外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或关节,引发的一种继发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一般无法直接侵入骨或关节,绝大多数是通过原发灶,由血液传播,少数是由邻近病灶蔓延而来。肺结核是我国患者最主要的原发灶。

骨结核可以出现在原发性结核病的活动期,但临床统计显示大部分骨结核发生在原发灶已经静止,甚至痊愈多年以后。

  • 在原发病灶活动期,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关节部位,不一定立刻发病。
  • 当结核病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时,在骨关节内潜伏多年的结核分枝杆菌,可能突然活跃起来,生长、增殖,破坏骨关节结构和功能。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骨结核病,需加以注意:

  • 重症糖尿病患者
  • 慢性肾衰患者
  •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 长期营养不良者
  • HIV 感染/艾滋病患者
  • 过度劳累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结核的病因与治疗

周光新 东部战区总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骨结核的症状表现较多,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全身乏力、午后低热、盗汗、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局部可出现发病部位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儿童常伴有夜啼。

典型症状

  • 全身性症状:大部分患者起病缓慢,初始症状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午后低热、乏力、睡着后出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也有少部分患者起病急骤,可出现高热,一般多见于儿童患者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 疼痛:病变部位的疼痛初始时并不严重,常常在活动后加剧。当脓液破入关节腔时可产生急性症状,造成关节剧烈疼痛,儿童病人常表现为“夜啼”。
  • 关节肿胀、积液:同时可伴有压痛,关节常处于半屈状态以缓解疼痛;病情进展至后期可见肌肉萎缩,关节呈梭形肿胀。
  • 脓肿积聚、破溃:病变部位蓄积大量脓液、死骨和坏死组织,但没有红、热等急性炎症反应,因此称为“冷脓肿”。脓肿可能向体表破溃流出,也可能破入体内的空腔器官,如食管、肺部、肠道。

并发症

随着骨结核的病情进展,可能严重破坏骨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并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残疾、截瘫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关节结核你有了解过吗

欧阳元明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关节外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骨结核预防的重点是治愈原发结核病,改善机体免疫力:

  • 骨结核多是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的继发感染,因此确保治愈原发结核病尤为重要。

  • 既往结核病患者还要注意改善机体免疫力:
    劳逸结合:确保充分睡眠,不要过于劳累。

    健康饮食:确保均衡、充足的营养,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

    戒烟:吸烟可对全身各器官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愉悦心情。

  • 接种疫苗:主要应用卡介苗,虽然并不能完全预防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可降低儿童患病概率及患病后的严重程度。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是否贫血;血沉和 C 反应蛋白是否异常(反应有无感染的指标)。
  • 抗结核抗体检测:可作为快速筛查手段,但其灵敏度不高。
  • 结核分枝杆菌 DNA 检测: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简便快速,是结核患者病原学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结核菌素试验:可作为儿童患者结核病诊断的依据。

影像学检查

  • X 线检查:对于骨关节结核的诊断十分重要,但一般在起病 6~8 周后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无法进行早期诊断。
  • CT、核磁共振(MRI )扫描: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病灶的位置、严重程度,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 可在结核炎症浸润阶段即显示异常信号,有助于早期诊断。
  • 超声:探查深部脓肿的位置和大小,通过超声定位可进行脓肿穿刺。

病理检查

  • 医生可能在治疗前对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检,或在手术清除结核病灶时取样送检。病理科医生会在显微镜下分析患者的病变组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关节结核你有了解过吗

欧阳元明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关节外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骨结核必须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病情,维持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如果病变发生进展,可对骨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即使治愈也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

骨结核患者的治疗分为两个方面:全身性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包括局部制动和注射抗结核药物,如果感染严重还需要进行局部手术,清除感染灶。

全身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

  • 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不能随便停药。
  • 对于初次治疗的患者,主张联合用药,医生会选用两种或几种一线基础抗结核药物组成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对于再次治疗的患者,医生会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和既往用药史,评估患者是否可能发生耐药;随后选用尚未耐药的一线药物或二线药物,组成联合方案。

常用药物

  • 一线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氨硫脲。
  • 二线抗结核药物: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对氨基水杨酸、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氨酸。

治疗方案

  • 主张疗程不得少于 12 个月,必要时可延长至 18~ 24 个月。
  • 足量足疗程用药后,医生根据病人主诉、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远期随访进行综合评估,判定是否治愈。

纠正贫血

  • 轻中度贫血者可口服药物治疗,重度贫血者需要接受输血治疗。

局部治疗

局部制动:可采取石膏、支架固定与牵引等。局部制动联合全身药物治疗,才能实现最优化的疗效。

固定时间

  • 小关节结核固定 1 个月。
  • 大关节结核固定 3 个月。

牵引

  • 皮肤牵引可解除肌痉挛,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脱位,并纠正关节畸形。
  • 骨牵引可纠正成人重度关节畸形。

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

  • 用药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反应小;适用于早期单纯性滑膜结核患者。
  • 常用药物为异烟肼。
  • 如果穿刺时发现积液逐渐减少,液体转清,说明产生疗效,可以继续局部注射用药。

手术治疗

  • 脓肿切开引流:对于感染症状严重,但不能耐受病灶清除术的患者,可以切开脓肿排脓。
  • 病灶清除术:适用于有明显的骨组织坏死,或形成较大型的脓肿,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不断进展的患者。通过手术将病灶部位的脓液、死骨、坏死物质彻底清除。有利于全身性抗结核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并可以缩短疗程。
  • 其他手术:例如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术,可以纠正病变部位的畸形和缺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关节结核你有了解过吗

欧阳元明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关节外科 主任医师

营养与饮食
  • 均衡饮食,避免偏食。
  • 清淡饮食,忌肥腻、煎、炸的食物,如甜点、蛋糕、冰淇淋或含糖饮料等。
  • 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肉类、蛋类、禽类、水产、奶类、豆制品等,增强抵抗力。
  •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菠菜、油菜等深绿叶菜,南瓜、胡萝卜、黄桃、西红柿、 西柚、西瓜等黄红色蔬菜和水果。
  •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取。
  • 注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必要时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膳食补充剂。
  • 戒酒。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结核的饮食建议

姜荃月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骨科 主治医师

注意事项
  • 需要长期治疗,必须遵医嘱用药,切忌随意中断治疗,以免发生耐药风险。
  • 治疗过程中定期复诊,以便于医生监测病情变化趋势,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 如果发生任何异常情况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 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开展必要的支持治疗: 平时多卧床休息,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确保均衡、充分的营养,每日补充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关节结核你有了解过吗

欧阳元明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骨科-关节外科 主任医师

预后

治愈情况

  • 骨结核在经过及时、规范治疗后,多可治愈。
  • 部分未能彻底治愈,体内残留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会复发。
  • 部分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在治愈后遗留发育障碍和残疾。

危害性

  • 骨结核可有长期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不适,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 骨结核可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不仅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还会危害心理健康。
  • 骨结核可并发混合感染、病理性脱位和骨折、强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胸膜和肺部疾病等,轻则久治不愈,严重时可导致永久的畸形、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推荐医生 438位 推荐医院 24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