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骨髓增生性疾病 >

骨髓增生性疾病介绍,什么是骨髓增生性疾病

介绍

骨髓增生性疾病,也称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血液系统疾病。指分化相对成熟的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不断的克隆性增殖,所引起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会引起全身功能紊乱,造成全身器官衰竭。

一般根据增生的主细胞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常见于 60 岁左右老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粒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儿童罕见。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巨核细胞系统增生为主。主要发生于中年人群。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以原纤维细胞增生为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

随着病程进展,部分可以转化为其他疾病或各种亚型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主要症状有发热、疲劳、无力、肝脾肿大、出血、贫血、骨痛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mpn遗传吗?最近病友群有jak2,et患者的父亲也确诊了同为jak2突变的ppmf,大家都比较紧张

段明辉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 基因突变:包括先天性基因突变和后天环境造成的基因突变。

危险因素

  • 药物因素:一些会引起造血系统疾病的药物,如化疗药物。
  • 化学因素:长期接触化工品,例如苯、甲醛等。
  • 辐射:之前曾遭受过辐射(例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事故)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会升高。
症状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冗长,临床所见主要与白细胞增多、贫血以及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不全相关,如疲劳、乏力、头痛、体重下降、出血和右上腹胀痛等,肝、脾大是最常见的体征。

典型症状

  • 全身症状:发热、苍白、疲劳、无力、盗汗、头晕、头痛、腹胀、腹泻、食欲不佳、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
  • 出血:可表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牙龈出血、便血、皮肤瘀斑瘀点等。
  • 贫血:面色苍白等。
  • 骨痛:胸骨体部可有压痛,胫骨与肋骨的压痛、肌痛与关节痛也时有所见。
  • 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肝、脾大是本病最常见的体征。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血细胞增高,警惕骨髓增殖性肿瘤

王焱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血液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方式。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下方法或许会对降低发生骨髓增生性疾病的风险有所帮助:

  • 感染因素:注意预防感冒,避免接触麻疹、水痘、风疹及肝炎患者,减少细菌、病毒的感染机会。
  • 药物因素:日常用药时,必须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防止滥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血常规。
  • 化学因素、辐射因素:避免接触苯、甲醛等有害物质,做好职业防护及监测工作,家庭装修选用环保无害材料。避免接触过多的 X 射线及其他有害的放射线。如需接触时,务必做好全面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等。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问诊、症状表现、血液检查、骨髓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血常规:可以了解血液中各类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情况,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分型。
  • 基因检测:目的是了解与造血系统有关的基因是否发生了突变。
  • 骨髓穿刺活检:· 可以对骨髓造血系统进行评估分析。
  • 影像学检查:如胸腹部 X 线或 CT 等,有助于查看肝脾是否肿大、有无继发感染、肿瘤等因素。
  • 肝肾功能:白血病细胞可能扩散到肝脏,引起肝功能的异常,可能需要查肝功能。治疗需要用的化疗药可能会伴有肝肾副作用,在用药前,可能进行相关检查。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髓增殖性疾病为什么要监测基因?

许俊辉 南昌大学二附院 血液科 主治医师

治疗方式

骨髓增生性疾病不可治愈,但通过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不同类型治疗方法不同。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主要应用干扰素和羟基脲联合放血的疗法。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以口服伊马替尼为主,兼顾可以口服羟基脲,进行降低白细胞的治疗。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以干扰素和羟基脲治疗为主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主要是以抑制脾脏的增大(可以切脾),同时加强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有靶向药物卢可替尼治疗。

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骨髓抑制药物
    目的:抑制骨髓的异常增殖。

    常用药物:羟基脲、α 干扰素、芦可替尼。

  • 干扰素类药物
    目的: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

    常用药物:短效和聚乙二醇 α-干扰素。

  • 抗凝血药物
    目的:对抗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形成。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氯吡格雷等。

  • 靶向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格列卫)、达沙替尼、尼罗替尼、博舒替尼、帕纳替尼。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卢可替尼治疗。

手术治疗

  • 静脉放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治疗方法。适用于年龄小于 50 岁且无栓塞病史的患者,目的是降低血容量,使红细胞数恢复正常(红细胞压积 < 45%)。
  • 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方法。主要目的是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可用于妊娠、术前准备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 脾切除术: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主要是以抑制脾脏的增大(可以切脾),同时加强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干两年多,最近发现甲胎蛋白和CA199持续增高,停针停护肝药一个月后都下降了一些,说明是打干引起的?

段明辉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预后

本类疾病不可治愈,但通过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骨髓增殖性疾病(MPD)

智峰 宁夏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推荐医生 588位 推荐医院 29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