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肢疼痛是指患者在截肢后主观感觉已经截除的肢体依然存在并有剧烈疼痛的现象。
是截肢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资料显示截肢后幻肢疼痛的发生率约为 42.2%~78.8%,幻肢疼痛的两个发作高峰期分别为截肢术后 1 个月内和 1 年后。
幻肢疼痛是指患者在截肢后主观感觉已经截除的肢体依然存在并有剧烈疼痛的现象。
是截肢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研究资料显示截肢后幻肢疼痛的发生率约为 42.2%~78.8%,幻肢疼痛的两个发作高峰期分别为截肢术后 1 个月内和 1 年后。
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创伤处或周围血管的病变和(或)脊髓的损伤,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改变,从而产生的幻觉。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截肢后感觉已被截除的肢体仍然存在,并且有疼痛等感觉,患者还可存在精神心理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患者可能会伴随夜间睡眠不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活动少、便秘等症状。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手段,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般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和查体有助于识别这个疾病,结合患者曾经是否受伤、是否做过手术、性格特点等信息,参考一些辅助检查的结果,如: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精神心理量表筛查等,综合考虑可确诊。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本病的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对症处理。
缓解疼痛的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治疗幻肢痛的最常见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等治疗幻肢痛较常见,其成瘾性较弱。
精神科药物
抗抑郁药:可用于多种神经性疼痛,除了可以改善抑郁情绪外,对神经性疼痛有缓解作用。
抗惊厥药:抗惊厥药对幻肢痛有效,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对残肢水平的神经痛有效。
治疗焦虑的药物:对于焦虑心烦明显的患者,可以适当服用小剂量地西泮、劳拉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改善焦虑。
本病经过治疗后,部分患者病情可以缓解,恢复残肢的功能,甚至可以治愈。
本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可能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