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夹综合征也称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肾静脉走行经过腹部其他血管(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时形成夹角(形似胡桃夹)受压,引起的临床症状。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体型较瘦的人。
主要症状是血尿(尿液颜色变红),一般没有其他不适,有时会有左侧腰痛。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肾静脉走行经过腹部其他血管(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时形成夹角(形似胡桃夹)受压,引起的临床症状。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体型较瘦的人。
主要症状是血尿(尿液颜色变红),一般没有其他不适,有时会有左侧腰痛。
本病是由于左肾静脉受压引起的,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主要症状是血尿(尿液颜色变红),一般没有其他不适,有时会有左侧腰痛。
血尿:为最常见表现,肉眼可见血尿,多为间断出现,在剧烈活动后加重。
直立性蛋白尿:直立时排出多于正常量的泡沫尿,卧位时正常。
疼痛:
左侧腰痛,疼痛可影响到臀部和大腿后部,蹲坐、直立、行走或骑车均可能加重疼痛。
男性可能出现左侧睾丸疼痛。
女性出现左下腹疼痛。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病因未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方式。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问诊、症状表现、综合尿液化验、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探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实验室尿液化验:包括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尿培养。以检测尿液中红细胞以及尿蛋白等水平,协助判断病情。
影像学检查:
主要为了鉴别和排除其他疾病,首选左肾静脉超声多普勒检查,也可能采用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
若病情严重,可能会采用肾静脉造影,或血管内超声检查。
内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发现左侧输尿管口是否有喷血现象。
输尿管镜检查:可排查泌尿系统结石和肿瘤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较轻者,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多采用保守治疗。(儿童轻症者,随身体发育可自愈。)
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进行手术治疗。
增加体重:这是保守治疗的重点,增长体重以增加患者的腹膜后脂肪,从而通过改变左肾的位置而使左肾静脉得到减压。
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
若存在直立调节障碍,可使用米多君。
若存在直立性蛋白尿,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名称中带有“普利”的药物。
若需要调节血液皮质醇水平,可使用醋酸氢氟可的松。
若保守治疗无效,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常用方法有:左肾静脉支架置入、肠系膜上动脉或左肾静脉转位以及左肾自体移植等。
本病预后较好。儿童轻症者,随身体发育可自愈。
大多数症状较轻者,在经过保守治疗以后症状会得到缓解。
病情较重且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