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指由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导致皮肤屏障受损,造成敏感性皮肤或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的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
主要症状有玫瑰痤疮样表现,以及色素沉着、汗毛增生,和干燥、紧绷、灼热、瘙痒等自觉症状。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指由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导致皮肤屏障受损,造成敏感性皮肤或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的一种皮肤炎症性疾病。
主要症状有玫瑰痤疮样表现,以及色素沉着、汗毛增生,和干燥、紧绷、灼热、瘙痒等自觉症状。
本病是由于滥用、误用激素引起的,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用药不当
未能根据具体疾病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于某些应慎用糖皮质激素的皮肤病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如痤疮、酒渣鼻、黄褐斑等。
将中、强效糖皮质激素药物涂搽于面部。
用药时间过长
使用高效糖皮质激素时间 >20 天。
低、中效糖皮质激素 >2 个月。
使用掺入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 :来路不明的所谓“特效嫩肤、美白”化妆品可能是掺入了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此类“美白”化妆品后可能产生激素依赖。
本病多发生在面部或患有皮炎湿疹的部位。皮损为鲜红色斑,表面光滑,有时可见毛细血管扩张、丘疹等变化。可有皮肤干燥、脱屑,多感到刺痛、烧灼,少部分有灼热感。
根据皮疹部位,本病可分为3种类型。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主要是滥用、误用激素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观察皮损分布的范围、大小、颜色等,并结合病史和用药史,进行诊断,一般不需要进行辅助检查。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撤停激素、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消除局部皮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局部外用药
外用药治疗的关键在于逐步替换、撤停激素药物,缓解局部皮肤损伤。
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适用于病程长、停药后反应剧烈者。
由强效制剂改用弱效制剂。
由高浓度改为低浓度制剂。
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延长使用间隔时间,直至停用。
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适用于病程短、停药后反应轻微者。
立即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用钙调神经酶抑制剂或非甾体类制剂替代,每日外用 1~2 次。
常用药物有:他克莫司软膏、丁苯羟酸乳膏、乙氧苯柳胺乳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等。
其他
粉刺和丘疹数量多者:可酌情加用 5% 硫磺乳剂、过氧苯甲酰凝胶、甲硝唑乳剂。
色素沉着明显者:可酌情加用 3% 氢醌、熊果苷、壬二酸等脱色剂。
系统性口服药物
根据病情轻重,可以在指导下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抗炎药物、维生素等,有细菌、真菌感染者,根据需要口服或者外用合适的抗生素。
抗过敏药:氯苯那敏、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
抗炎药: 羟氯喹、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雷公藤多苷、甘草酸苷等。
其他
对粉刺和丘疹数量多者:可酌情加用米诺环素、四环素、丹参酮、维胺酯及替硝唑。
色素沉着明显者:可酌情加用维生素 C、维生素 E、谷胱甘肽等。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预后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停用激素后无需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后皮炎可自行退去,部分经过治疗可实现痊愈,部分经治疗皮炎仍难以根除,容易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