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病理特征,表现为难以纠正的缺氧,这种缺氧一般无法通过吸氧好转。
ARDS 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英文全称的缩写。
主要症状是呼吸频率加快,同时可伴有心率加快,患者主观感受到气不够用,呼吸费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病理特征,表现为难以纠正的缺氧,这种缺氧一般无法通过吸氧好转。
ARDS 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英文全称的缩写。
主要症状是呼吸频率加快,同时可伴有心率加快,患者主观感受到气不够用,呼吸费力。
本病并不是细菌、毒素等直接损伤人体的结果,而是人体炎症反应(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失去控制,所出现的自身破坏性反应的结果引起的,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感染因素
外伤因素
药物因素
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此病大多数于原发病起病后 72 小时内发生,几乎不超过 7 天。除原发病的相应表现外,患者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常见表现。
呼吸急促
通常患者发病 1 ~ 2 天内出现呼吸急促,刚开始呼吸频率超过 20 次/分钟。
随着病情进展呼吸逐渐深快,严重时频率高达 60 次/分钟以上。
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呼吸窘迫
随着呼吸频率加快,患者缺氧症状明显,表现为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口唇及指(趾)端出现青紫。
常感到胸部被箍住、严重憋气,即呼吸窘迫。
此时用常规氧疗方法无法缓解,亦不能用其他原发心肺疾病(如气胸、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力衰竭)解释。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咳嗽、咯血痰:可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在疾病晚期可咳出典型的血水样痰。
神经精神症状:出现极度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冷漠等表现,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原发病的症状
如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可有休克表现。
脓毒症患者可出现寒战、发热等表现。
肺炎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表现。
本病的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有:
本病的发病与人体炎症反应(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失去控制有关,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心脏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呼吸支持治疗等。
治疗原发病是本病的首要原则和基础。通过治疗原发病控制疾病进展,遏制原发病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
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改善全身缺氧,防止肺外器官功能损害。
通过镇痛、镇静、抗凝治疗以及静脉输液、输血和营养支持等疗法帮助维持患者机体所需能量,避免发生营养不良。
可以控制疾病进展,部分患者可治愈,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反复感染、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情况,威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