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是食道黏膜由于受到不正常的刺激或损伤,导致食道粘膜发生水肿、充血、糜烂而引发的炎症。
主要症状有烧心、反酸、胸痛、吞咽痛、吞咽困难等。
食管炎是食道黏膜由于受到不正常的刺激或损伤,导致食道粘膜发生水肿、充血、糜烂而引发的炎症。
主要症状有烧心、反酸、胸痛、吞咽痛、吞咽困难等。
本病主要是由于食道黏膜受到不正常的刺激或损伤引起的,临床根据致病因素不同,分为了不同类型。各类型的致病原因如下: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抗反流屏障减弱
抗反流屏障也就是胃与食管交界处的结构,它的作用类似于阀门系统,能有效阻止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
导致抗反流屏障功能异常的因素包括食管裂孔疝、贲门手术、腹压增高(如妊娠、肥胖、腹水、呕吐、负重劳动)、胃内压增高(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
食管黏膜屏障作用减弱 ∶ 长期吸烟、饮酒及刺激性食物等,可降低食管黏膜抵御反流物的能力。
食管清除作用减弱:食管蠕动能力降低,不能将食管内容物排入胃内。
放射性食管炎:胸部及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损伤食管黏膜。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病因不明,可能与食物过敏反应造成的食管损伤或功能紊乱相关。
感染性食管炎: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性食管炎。常见病原体包括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等。
药物性食管炎:患者服药不当所致,如卧床服药或服药时饮水过少,药物贴附在食管壁上,致使药物中的腐蚀成分损伤食管。
腐蚀性食管炎:患者吞服强酸、强碱、消毒水等各种化学腐蚀剂,损伤食管。
不同类型的食管炎症状表现不同,常见的表现有烧心、反酸、胸痛、吞咽痛、吞咽困难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胃内容物反流,还可引起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声音嘶哑等食管外表现。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主要是食道黏膜受到不正常的刺激或损伤引起的,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胃镜检查、钡餐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
可以诊断食管炎,以及评估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还可以取下小块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食管炎的病因,并与其他食管病变相鉴别。
食管 X 线钡餐:可以间接了解食管蠕动的情况以及食管粘膜的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食管狭窄,以及排除食管癌等疾病。
食管反流监测:包括 24 小时食管 pH 监测、食管阻抗 pH 监测等,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食管反流。
食管测压:通过检测食管动力,了解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情况。
其他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可做过敏源检测,找出过敏的食物成分。
真菌性食管炎的患者,可在内镜直视下,通过用细胞刷,取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来确诊。
食管炎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因、减轻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能抑制胃酸分泌。常见的药物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
H2 受体阻滞剂:对轻型的患者用此类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但效果比质子泵抑制剂弱。常用的有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
促动力药:抑酸效果不佳时,加用促动力药可以增强疗效。常用的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黏膜保护剂:此类药物的作用是能快速中和胃酸、缓解症状,主要包括铝碳酸镁、硫糖铝等。
放射性食管炎
可以应用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硫糖铝),保护食管黏膜;还可能会采用地塞米松抗炎、利多卡因缓解疼痛;抗生素预防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能有效缓解症状,但停药易复发。其他的治疗药物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生物制剂美泊利单抗、奥马珠单抗等。
感染性食管炎
若为真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酮康唑等,进行抗真菌治疗。
若为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
腐蚀性食管炎
立即终止接触腐蚀剂(如强酸、强碱、消毒水),禁止洗胃与催吐。根据腐蚀剂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解毒剂。
强酸性腐蚀剂可用 2% ~ 3% 氢氧化铝溶液、蛋清、牛奶等中和,忌用苏打水,因其可产生二氧化碳,有引起食管或胃穿孔的危险。
碱性腐蚀剂可用稀乙酸、稀盐酸、柠檬汁、橘子水或食醋中和。
对于病情严重的、顽固的、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术后饮食
术后 48 小时,应严格禁食,使用静脉滴注补充营养。
术后第 3 天,排气后,可以吃流食,如米汤、豆浆、藕粉、果汁等。
若无不适的情况,可以逐渐进食半流食(如粥、鸡蛋羹、枣泥、米糊等)直至正常饮食。
宜多食富含蛋白质(鸡蛋、豆制品等)、铁锌(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及维生素 C(柠檬、橘子等)的食物,利于伤口恢复。
日常饮食
定时定量进食:人体胃酸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三餐不规律会破坏胃酸的分泌规律,不利于已经患有食管炎的患者恢复。
避免摄入过咸、过辣、过甜的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可以破环食管黏膜屏障,加重食管炎病情。
避免食用黏腻的食物,如糍粑、年糕、糯米饭等。
避免食用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或加重反流的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巧克力、浓茶、咖啡、薄荷、可可饮料、番茄汁、柠檬汁等。
如果是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需避免进食过敏食物。
术后康复
术后第 1 天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防止伤口裂开。
术后 3 天可适量在床边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如果恢复良好(需要手术医生进行评估),术后 1 ~ 3 个月可以从简单的慢跑开始循序渐进开始运动。
完全恢复后,可以维持每周 2 ~ 3 次的有氧运动(慢跑、跳绳等)30 分钟
日常锻炼
日常应该加强锻炼,可以每周运动 2 ~ 3 次,每次 30 分,推荐慢跑、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
本病预后良好,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一般能够减轻或消除食管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急性腐蚀性食管炎则往往因需要手术切除食管,或愈合后合并严重的食管狭窄影响进食,从而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