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糖耐量受损 >

糖耐量受损介绍,什么是糖耐量受损

介绍

糖耐量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是血糖水平处在正常血糖和糖尿病性高血糖间的状态,即空腹血糖 ≥6.1mmol/L 但 <7.0mmol/L,或餐后 2 小时血糖 ≥7.8mmol/L 但 <11.1mmol/L。与正常血糖者相比,糖耐量受损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糖耐量减低者离糖尿病很远吗?

魏军平 广安门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因此发病原因与糖尿病类似,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 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进入糖耐量受损的状态。
  • 环境因素:包括摄入能量过多,体力活动不足,肥胖等。
  • 自身免疫因素:由于体内存在针对胰岛 β 细胞的抗体,破坏 β 细胞,使其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 其他不明原因:胰高血糖素是一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当分泌这种激素的胰岛 α 细胞功能出现异常(如对葡萄糖不敏感),分泌过多胰高血糖素,则会导致血糖升高。
症状表现

本病一般无症状,多是在体检中发现的。

如何预防
  • 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肥胖、久坐少动、摄入能量过多等。
  •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定期监测血糖,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检查

本病主要通过血糖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 血糖检查:测量空腹血糖或者餐后 2 小时血糖,或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服用糖水后的血糖。空腹血糖 ≥6.1mmol/L 但 <7.0mmol/L,或餐后 2 小时血糖(OGTT 负荷后 2 小时血糖)≥7.8mmol/L 但 <11.1mmol/L,可诊断为糖耐量受损。
  • 糖化血红蛋白:通过抽取静脉血测定,是反映过去 2-3 个月血糖水平的指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老师 体重正常,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是什么?

郑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本病的的治疗目的是通过干预使血糖回归至正常,使疾病至少维持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预防或延缓其转化为糖尿病。对于没有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可先考虑生活方式干预;而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

  • 控制热量摄入、平衡营养、控制体重、限盐、戒酒。
  • 中等强度的体力运动至少保持在 150 分钟/周。
  •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药物干预

目前获批可用于治疗糖耐量异常的药物为阿卡波糖。

较低风险者先实施生活方式干预,6 个月后未达到控制目标再启动药物干预。较高风险或具有健康需求者,可考虑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干预。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糖耐量受损能恢复吗?

李连喜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主任医师

营养与饮食
  • 平衡膳食,控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 减少糖和脂肪的摄入。
  • 烹饪时尽量采用植物油,保证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 适当进食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 控制血压,每日限盐 6g。
  • 戒酒
  • 有条件者,可到营养科就诊,请营养师配置合理的食谱。
注意事项
  •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超重、肥胖者需控制体重至正常范围,或 3-6 个月内使初始体重至少下降 5%,并长期维持在健康水平。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结合阻抗运动。
  • 戒烟戒酒。
  • 至少每年进行 1 次葡萄糖耐量试验复查,平时注意观察自己有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以提早发现疾病进入糖尿病期。
预后

若未及时干预,每年约有 5%-10% 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适当及规律的干预可使其逆转为血糖正常人群,或尽力维持在糖尿病前期,阻止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推荐医生 1031位 推荐医院 54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