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外耳道狭窄 >

外耳道狭窄介绍,什么是外耳道狭窄

介绍

外耳道狭窄包括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和后天性外耳道狭窄。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

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狭窄或仅存一小裂隙。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外耳道成形术探秘——“小”耳道里的“大”文章

李辰龙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耳鼻整形外科 副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胚胎发育障碍。是由第一腮沟和第一、二腮弓后部的发育畸形所致,故常伴有颌面骨发育不全。
  • 后天性外耳道狭窄:常因外耳道烧伤、炎症、肿瘤、外伤及手术等引起。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狭窄或仅存一小裂隙。可伴有耳鸣,耳痛、耳流脓。先天性外耳道狭窄还常伴有颌面骨发育不全。

典型症状

  • 外耳道狭窄:外耳道无孔或仅有一小窝。
  • 耳鸣、耳痛、耳流脓
  • 耳聋:双侧者狭窄者可因耳聋而影响患儿学习语言。
  • 畸形: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可合并中耳畸形,以及下颌骨发育不全。
  • 瘢痕组织增生:后天性外耳道狭窄者,外耳道有瘢痕组织增生等堵塞。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传导性聋
  • 耵聍栓塞(耵聍即耳屎)
  • 外耳道胆脂瘤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外耳道狭窄才是家长要重点关心的问题

郭树忠 医生集团-陕西 整形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本病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 凡外耳道发炎或损伤等,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不要乱投药,特别是免撒含腐蚀性药粉,并耐心遵照医嘱进行治疗,以免造成外耳道狭窄。
  • 孕妇要加强保健措施,特别在妊娠前 3 个月内应避免病毒感染(如风疹等)。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问诊、症状表现、听力检测、CT 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颞骨 CT 检查:明确乳突气化情况及中耳、内耳的发育情况。
  • 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了解听力损失、前庭功能情况。
治疗方式

外耳道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治疗

外耳道狭窄者,若不伴有胆脂瘤,可以在 6 岁后再处理。但如果在 6 岁前就已经伴有胆脂瘤形成,则应该尽早处理胆脂瘤,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小胆脂瘤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破坏和感染。常用手术方法如下:

外耳道成型和鼓室成型术

  • 最常规的手术方式,既在外观上实现了有耳道口的需求,同时价格较低,更为经济。
  • 手术适应证:目前广泛使用 Jahrsdoerfer 分级量表评估患者的手术适应条件和预后。建议 Jahrsdoerfer 评分 ≥7 分,可考虑行外耳道成形术(评分愈高,术后听力提高机会愈多),6 分及 6 分以下者则不建议手术。

人工听觉植入

  • 骨导助听器:对于单侧外耳道闭锁/狭窄伴有对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以及不适合或不愿施行该手术的双侧外耳道狭窄者,可以佩戴骨导助听器或行骨导式助听器植入。
  • 人工耳蜗:对于伴有双侧重度或极重度聋者,应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提高听力。

药物治疗

伴感染者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外耳道成形术探秘——“小”耳道里的“大”文章

李辰龙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耳鼻整形外科 副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供给充足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 保持外耳道口清洁干燥。
  • 按时更换外用药物,按时进服内服药。
  • 忌搔抓。
  • 定期复查。
  • 术后应加强护理,定期清理干痂,避免感染、炎症等。
预后

本病经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后可以改善症状。治疗后有复发可能。

且由于术后外耳道再狭窄,或发生感染,鼓膜外移,听骨链固定伴传导性聋等并发症,大约 30%~50%的患者需要进行修正手术。

推荐医生 528位 推荐医院 26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