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由于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通常表现为颊黏膜、嘴唇内侧、上腭等部位出现类似凝乳状的白色膜状物。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免疫低下,是本病的高发人群。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由于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通常表现为颊黏膜、嘴唇内侧、上腭等部位出现类似凝乳状的白色膜状物。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免疫低下,是本病的高发人群。
本病是由于口腔感染念珠菌引起的疾病。念珠菌是正常人口腔、胃肠道、呼吸道、阴道黏膜常见的一种真菌,致病力弱,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作用,通常不会引起感染。但是当某些原因导致念珠菌的毒力增强,或者是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就会发生感染。
念珠菌可通过下面几种方式传播:
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的白膜,白膜周围皮肤正常,看起来有点像奶块。斑膜呈点状,或融合成片,可出现在舌面、两颊、上腭以及唇内黏膜。
此外,小儿患鹅口疮后,还可出现以下症状:
本病一般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
病原学检查:在病损处刮取伪膜涂片,或收集唾液培养,检查是否存在念珠菌。
本病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以保持口腔清洁和局部用药为主,亦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以抑制真菌生长。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加用口服抗真菌药。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鹅口疮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若不及时治疗,病原菌可波及其他器官,引起严重并发症,可加重病情和延长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