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是覆在心脏外面的薄膜,有两层,紧挨着心脏的是心包脏层(意思是挨着内脏),外面的一层是心包壁层,壁层和脏层心包间的间隙为心包腔。心包腔内有 15 ~ 50ml 浆膜液,起到润滑作用。
心包积液是由于心包本身的疾病或其他病因累及心包导致心包分泌液体过多,积聚在心包腔内。
心包积液早期可没有什么明显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者可出现休克。
心包是覆在心脏外面的薄膜,有两层,紧挨着心脏的是心包脏层(意思是挨着内脏),外面的一层是心包壁层,壁层和脏层心包间的间隙为心包腔。心包腔内有 15 ~ 50ml 浆膜液,起到润滑作用。
心包积液是由于心包本身的疾病或其他病因累及心包导致心包分泌液体过多,积聚在心包腔内。
心包积液早期可没有什么明显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者可出现休克。
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心包积液,如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肾功能衰竭、外伤、放射治疗、淋巴系统疾病等。但是最常见的三个原因是肿瘤、心包炎和肾衰。
此外穿刺伤、心室破裂、心胸外科手术及介入操作造成的冠状动脉穿孔等可致血性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早期可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心包积液对心脏及局部组织产生压迫后,可出现相应症状。
心包积液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难以预防,关键在于重视自身健康状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防止病情累及心包。
本病主要通过心电图、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包穿刺等进行诊断和评估。
心包积液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积液的量、积液产生的速度、积液产生的病因以及是否有可能发生心脏压塞。
心包积液很少时可以只观察随访。暂无心脏压塞风险者,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同时采用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如果进展为心脏压塞,需要立刻穿刺引流。
对于病情较稳定者,确定暂时不会发生心脏压塞的情况,可优先选取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
心包穿刺及引流术:心包穿刺及引流术是在超声引导下,在有较大量心包积液、无胸膜及肺组织覆盖的部位,采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将心包内异常积液抽吸或通过引流管引流出来,以缓解心脏压塞或获取心包积液,达到治疗或协助临床诊断的操作方法。
留置引流管注意事项
日常注意事项
心包积液的预后与引发积液的病因、积液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