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硬脑膜外血肿 >

硬脑膜外血肿介绍,什么是硬脑膜外血肿

介绍

硬脑膜外血肿是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与颅骨内板之间形成的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少见。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硬膜外血肿

许加军 山东省立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血管损伤是硬脑膜外血肿最基本的病因,血液从受损的血管中漏出,积聚在硬脑膜和颅骨之间形成血肿。基本病因有:

  • 颅脑外伤:颅脑外伤是最常见的病因。大多数硬脑膜外血肿是由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及袭击所致头部创伤引起,且 75%~95% 的患者存在颅骨骨折。
  • 非创伤性:较为罕见。可能病因包括:感染、凝血病、先天性异常、硬脑膜血管畸形、出血性肿瘤等。
  • 神经外科操作的并发症:硬膜外脓肿,可导致脑膜血管的压迫性坏死;妊娠、镰状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直视手术、颅骨 Paget 病和血液透析。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硬脑膜外血肿,需加以注意:

  • 老年人群
  • 行走困难且易跌倒者
  • 有头部外伤史
  • 正服用抗凝或者抗血小板药物
  • 酗酒者,跌倒或者外伤风险增高
  • 不系安全带,不戴头盔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特点和治疗

董月青 医生集团-天津 线上诊疗科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表现是伤后意识丧失,继而短暂的清醒,然后再次意识丧失。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典型的表现。

典型症状

  • 头晕
  • 困倦
  • 单侧瞳孔变大
  • 头痛(严重)
  • 头部外伤后意识丧失,继而出现短暂的清醒,然后再次失去意识
  • 恶心呕吐
  • 某一侧肢体无力,通常是散大瞳孔的对侧肢体无力
  • 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的症状不一定会立刻出现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癫痫:多数患者可在伤后数月内恢复,也有患者可持续数年,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 脑损伤的一些后遗症:偏瘫、感觉障碍、长期昏迷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硬膜外血肿

许加军 山东省立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脑外伤及硬脑膜外血肿。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脑外伤风险:

  • 驾车时系好安全带。
  • 从事头颅外伤风险较高的活动时戴好安全帽。
  • 对家中、院内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修缮。
  • 注意防止跌倒。
检查

本病通过体格检查、颅脑 CT、X 线平片、脑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一些阳性体征对诊断很有帮助。
  • 颅脑 CT:可以直观地显示硬脑膜外血肿,了解患者颅脑损伤的程度。怀疑有硬脑膜外血肿的患者都应尽早接受 CT 检查,治疗期间及术后也要适时复查 CT。
  • X 线平片:可以显示头部外伤的骨折线。
  • 脑血管造影:可以直接寻找出血的血管。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硬膜外血肿

林芳华 永丰县人民医院 脑外胸外科 主治医师

治疗方式

原则上来说,一旦确诊硬脑膜外血肿都应立即手术;某些症状不明显、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暂时观察,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 降低颅内压:如甘露醇、高渗生理盐水等。
  • 抗癫痫药物:颅脑损伤可能会并发癫痫,有些患者在术后可能需长期服用。

手术治疗

  • 抽吸引流:可在颅骨上钻一个小洞,通过抽吸引流来清除小型血肿。
  • 开颅手术:清除比较大的血肿并止血,为最常见的手术方式。

康复治疗

手术后,医生可能会将患者转至康复治疗科,康复治疗科的医生将指导患者如何恢复相关的身体功能,帮助患者应对脑外伤所导致的肢体瘫痪、尿失禁以及感觉丧失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硬膜外血肿

许加军 山东省立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 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再次受伤。
  • 避免饮酒。
  • 病情监测:按照医嘱定期复查 CT。密切关注自身症状,若再次出现头痛、恶心等不适,应及时复诊。
  • 康复锻炼:谨遵医嘱,耐心的进行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康复。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小儿外伤,警惕硬膜外血肿

迁荣军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预后

经及时手术治疗及积极康复训练,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也有患者会出现后遗症。

推荐医生 3539位 推荐医院 120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