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齿是指牙齿萌出受阻,不能正常萌出的一种现象,阻力可以来源于邻牙、软组织或骨组织,最常见的阻生齿为上下颌第三磨牙(智齿)及上颌尖牙,主要表现为牙痛、牙龈肿痛、口腔异味等。
阻生齿是指牙齿萌出受阻,不能正常萌出的一种现象,阻力可以来源于邻牙、软组织或骨组织,最常见的阻生齿为上下颌第三磨牙(智齿)及上颌尖牙,主要表现为牙痛、牙龈肿痛、口腔异味等。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下述人群更容易发生阻生齿,需加以注意: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冠周炎、邻牙松动及龋坏、牙源性囊肿等。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式,可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后续引起并发症。
本病主要依靠口腔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发生牙齿阻生后,若不及时处理,阻生齿的异常生长会造成周围骨及软组织并发感染等疾病,还会影响邻牙的稳固程度和功能,因此,发现阻生齿应在条件允许时尽早行阻生齿拔除术治疗。
牙龈切除术:对于牙齿萌出位置基本正常的智齿,如果只是覆盖部分牙龈而反复发炎,可以尝试切除多余牙龈并修正牙龈形态,如果后续不再发生牙龈炎症,并且正常建立咬合关系,可以保留。
拔除阻生齿:以下几种情况,应该尽早拔除阻生齿:
拔除邻牙:如果阻生牙已经造成邻牙大面积损害,无法保留邻牙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拔除。
拔除邻牙,保留阻生牙:如果邻牙损害严重,阻生牙相对完好,存在阻生牙移动替代邻牙的可能性,可以考虑保留阻生牙。或者拔除邻牙后,阻生牙可以作为未来修复的基牙,也可以考虑保留阻生牙。
一旦发现阻生牙,应尽早咨询专业的口腔医师,制定治疗计划,如需拔除,应尽早拔除,防止进一步损害其他临近组织,一般经及时积极的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