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瓣膜修复术 >

瓣膜修复术介绍,什么是瓣膜修复术

治疗介绍

瓣膜修复术,即在不损害心脏瓣膜自身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特殊的修复技术对心脏瓣膜病变进行修复,使之改善和恢复瓣膜以及心脏功能,如腱索移植或短缩、瓣叶成形和采用弹性成形环做瓣环环缩等。

针对严重的瓣膜病变,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根本问题,而瓣膜修复术是最理想的治疗手段,因为修复保留了自己的瓣膜,在二尖瓣和三尖瓣位,还保留了瓣膜的附属结构,这对保存损害的心脏功能非常有益,尤其是那些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

另外,瓣膜修复术术后无需终生抗凝治疗,不用定期监测凝血,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正中开胸心脏术后,胸口的钢丝需要处理吗?

张步升 上海市胸科医院 心外科 副主任医师

相关疾病
  • 二尖瓣狭窄
  • 二尖瓣关闭不全
  • 三尖瓣狭窄
  • 三尖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风湿性心脏病
  • 心脏瓣膜性疾病
治疗准备

术前准备事宜包括:

  • 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肌标志物、心肌酶谱、肝肾功、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导管检查等。
  • 签署相关文书:如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等。
  • 术前与医生详细沟通:术前与主刀医生详细沟通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及目前正在进行的药物情况,尤其告知医生近期是否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抗凝药物如利血平、华法林等药物的情况,由医生评估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必要时对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进行调整或停药。
  • 术前禁食禁饮:全麻手术,术前 8 小时禁食禁水。
  • 稳定基本病情:如患者目前症状较重或是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应先积极缓解症状,待症状稳定后择期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如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先积极将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禁忌

如有以下情况,则暂不适合进行瓣膜修复术:

  • 瓣膜严重钙化、瓣膜严重挛缩,瓣下病变重,不能用成形方法修复者。
  • 左心射血分数(LVEF)<0.15-0.2 时为手术的绝对禁忌。
  • 有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器质性病变,无法耐受手术者。
  • 有凝血功能障碍,手术过程中有较大的出血风险者。
风险

瓣膜修复术可能有以下并发症:感染、发热、出血等。

注意事项
  • 术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现象,这是比较常见的术后症状,此时可以使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如出现感染还要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 术后伤口感染,出现伤口局部红肿、疼痛、有分泌物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严重情况下需要选择清创手术处理。
  • 术后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伤口开裂,必要时需要进行伤口的重新缝合。
  • 术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华法林抗凝 3 个月,抗凝不足或者抗凝过度均有不良事件发生可能,因此服药剂量一定要遵照医生建议执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 术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 术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熬夜,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情绪激动。
  • 术后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建议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多吃新鲜蔬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杨主任,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修复后,能否做牙齿矫正,包括拔牙和打骨钉

杨秀滨 北京安贞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外科中心 主任医师

定期检查

由于瓣膜修复术后需要短期内服用抗凝药物治疗,因此为了避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需要做好凝血功能动态随访:

  • 出院后第 1 个月每 3-5 天复查一次 INR(即国际抗凝标准化比值)。
  • 第 2-3 个月,INR 指标稳定后可以 10-14 天复查一次。所谓稳定是指连续多次 INR 结果稳定在 1.8-2.5 范围内。
推荐医生 0位 推荐医院 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