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介绍,什么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治疗介绍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主要包括胸腔镜微创手术、介入手术、传统手术三种。其中传统手术相比较其他两种手术而言,给人身体留下的创伤较大。

  • 胸腔镜微创手术:通过微型电视摄像头来清晰了解病人的胸腔情况,同时会放入特制的微型手术器械。
  • 介入手术:是指从人体股静脉穿刺放入导丝,然后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到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最终让封堵器顺着导丝的位置放到缺损部位。
  • 传统手术:需要劈开患者的胸骨,将心脏暴露出来,从而找出室间隔缺损的具体部位,根据缺损的大小以及部位来选择是直接缝合还是补片修补。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术中需要体外循环支持,有一定的副作用,另外无论正中开胸还是侧切口,均留有疤痕,影响美观,因此如今用的越来越少。

下面主要介绍胸腔镜微创手术和介入手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小孩找您做腋下成功率是多少?自体心包修补是不是存在过几年消失又缺损的问题?

朱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相关疾病

胸腔镜微创手术

  • 年龄最好大于 6 个月(如果病情允许)
  • 有膜部瘤者,室缺出口直径 ≤10mm
  • 无膜部瘤,室缺到主动脉右冠瓣距离 >1mm 者,可封堵左室面直径 ≤12 mm 的室缺;室缺到主动脉右冠瓣距离 ≤ 1mm 者,宜封堵左室面直径 <10 mm 的室缺。
  • 左向右分流
  • 肺动脉收缩压最好 ≤70 mm Hg

介入手术

  • 膜周部或肌部室间隔缺损,年龄通常 ≥ 3 岁,体重大于 10kg。
  • 室缺直径 >3mm, 成人直径 < 14mm。婴幼儿一般小于 8 至 10mm。
  • 室缺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 ≥2mm,无主动脉右冠瓣脱入室间隔缺损内及主动脉瓣返流。
  • 部分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患者及心肌梗死或外伤后室间隔穿孔也可以行介入手术。
  • 部分嵴内型室间隔缺损,若距离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距离均在 2mm 以上,可行介入手术。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再次挑战,我们儿童心血管团队成功完成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

刘丽萍 湖南省人民医院 儿童心血管科 副主任医师

治疗准备
  • 禁食水: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一般术前禁食、水不超过 8 小时,具体时间以医生嘱托为准。
  • 术前一天尽量不要外出,保证良好的睡眠。
  • 配合医生调整或停用某些药物。
  • 签署手术、麻醉知情同意书。
禁忌

胸腔镜微创手术

  • 膜部室缺有自然闭合趋势者。
  • 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为主而有发绀者。
  • 主动脉瓣脱垂或有较明显主动脉瓣反流。
  • 合并需体外循环下矫治的其他心脏畸形。

介入手术

  •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有赘生物,或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
  • 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径路中有静脉血栓形成。
  • 巨大室间隔缺损、缺损解剖位置不良,封堵器放置后可能影响主动脉瓣或房室瓣功能。
  • 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
  • 合并出血性疾病和血小板减少。
  • 合并明显的肝肾功能异常。
  • 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操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李红昕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心外科 主任医师

风险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并发症

  • 心律失常
  • 封堵器移位或脱落
  • 残余分流
  • 机械性溶血
  • 主动脉关闭不全
  • 三尖瓣关闭不全
  • 头痛、中风、短暂脑缺血
  • 心脏穿孔,心包填塞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左冠动脉前降支分支损伤堵塞引起心尖部室壁瘤
  • 冠状动脉气栓,心肌梗死

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并发症

  • 封堵器脱落移位
  • 房室传导阻滞
  • 血栓栓塞
  • 主动脉瓣损伤
  • 三尖瓣损伤
  • 溶血
  • 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危险吗?

杨洋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避免剧烈运动,平常可以适当的散步、慢跑等。
  • 患儿本身抵抗力偏低,应注意根据季节变化添减衣物,谨防感染。
  • 均衡饮食、低盐低脂。
  • 戒烟,避免压力过大。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经皮微创介入封堵术后的注意事项

叶赞凯 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心外科 主任医师

定期检查
  • 复查时间:一般需要术后 1、3、6、12 个月常规复查。
  • 复查项目: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
推荐医生 0位 推荐医院 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