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圣灵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4*********53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各位亲爱的病友和家属,平安! 欢迎登陆我的个人网站,请填写完整信息才能通过接收。在这里您可以就胸外科疾病进行交流、阅读我科普号中的文章,我们将为您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指导。 不方便来医院的情况下,建议使用“网络咨询”。想要得到详细解答和即时沟通的患者可以申请“电话咨询”。病情复杂的患者请来医院找我面诊。 凡报到成功的患者,报到后当月,我会提供3次免费咨询机会,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及好大夫平台的限制,3次过后,按照规定需要收取一定的咨询费用。 长期积累了大量的胸外科治疗经验,年手术量在1000台以上,进行了大量早期肺癌手术和局部晚期胸部肿瘤手术。具有较高的手术造诣,多次在全国大会上发言,进行手术演示。获得首届中国胸外科规范与创新手术巅峰展示会南区(七省)肺叶切除青年组冠军,全国决赛第三名。2024年本医疗组手术死亡率0.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入院患者,请阅读“胸外术前术后一般注意事项",阅读“肺、食管及纵膈等术前须知”,这样您就对手术风险有个大概的了解了。住院后经过检查仔细评估后才能确定手术的必要性、可切除性和安全性,确定治疗方案后,医生会跟您交代病情,推荐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胸外科手术本身风险较大,每个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患者本身的风险存在巨大差异。每个患者,都需要与家属和医生积极配合,努力康复,这也是我们提供这么多科普文章的初衷。本平台可以指导患者从住院前到出院后的规范化治疗以及复查,以国际指南为准绳,全程提供规范、科学的服务。 术后患者请阅读术后恢复注意事项,了解术后疼痛、咳嗽、咳血、切口麻木、喘气的原因及处理,以尽快康复,并消除很多疑惑,做到心中有数! 出院患者,请术后1月内到我门诊就诊,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制定复查计划和巩固治疗方案。需要强调的是,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后若不及时巩固治疗,肿瘤容易转移或者复发。我也可以起到桥梁作用,联系肿瘤科教授,预约床位,与肿瘤科教授一起指导患者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强烈推荐大家下载“掌上同济”app,在互联网医院里图文咨询胸外科付圣灵。给您开检查单,咨询,开药(医院药房邮寄到家),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费用,尤其对外地患者而言。 我的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和周四上午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门诊5楼,周二上午和周五下午在汉口院区门诊楼5楼。 光谷院区容易停车,就医环境更好,等待的时间更短,就医体验会更好,欢迎大家来光谷。 您的健康我们一起努力!
1.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小单孔胸腔镜美容切口(长约3cm)微创治疗肺结节、多发结节、肺肿瘤,善于无创定位与微创切除手术。在根治的基础上保留更多的肺功能,切口美观,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 3.微创治疗食管癌,采用整块切除、吻合口包埋、T形吻合等技术,手术根治彻底,吻合口瘘发生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微创治疗重症肌无力、胸腺瘤、胸腺癌等纵膈肿瘤;复杂的纵膈肿瘤,如位于胸顶的纵膈肿瘤。 5.微创治疗自发性气胸、复发性气胸等。 6.局部晚期肺癌、食管癌新辅助免疫/靶向/化疗后再手术。
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机器人外科医师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胸部肿瘤多学科协作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胸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湖北省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武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国家/湖北省医疗器械审评专家,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深造2年余。 采用小单孔胸腔镜美容切口(长约3cm)切除肺结节与肺肿瘤,善于无痛定位与微创切除手术。既根治切除病变,也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以期在不影响疗效和远期生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 对于食管癌,采用微创治疗、整块切除、T形吻合等技术,使合口瘘发生率大大降低,预后得到提高。 对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也具有处理众多胸外科疑难重症的经验,重视围手术期的沟通和处理,推崇肿瘤规范化诊疗,并进行质量控制,主张安全为第一原则,根治为第二原则,微创为第三原则,快速康复为第四原则。对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指导,也提供术后长期随访服务,有问题可以随时保持沟通。 长期积累了大量的胸外科治疗经验,年手术量在1000台以上,进行了大量早期肺癌手术和局部晚期胸部肿瘤手术。具有较高的手术造诣,多次在全国大会上发言,进行手术演示。获得首届中国胸外科规范与创新手术巅峰展示会南区(七省)肺叶切除青年组冠军,全国决赛第三名。2024年本医疗组手术死亡率0.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进行多个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本医疗组符合条件患者可免费进行为期5年的MRD检测;也进行多个药物相关临床研究。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Cancer Lett、Int J Oncol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