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晓军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1*********59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术后肠粘连,我们的共同敌人 腹部术后常形成腹腔粘连,多数粘连是无害的,极少部分可引发的机械性肠梗阻、慢性腹痛等病症,而俗称肠粘连。腹腔粘连不占体积,性状特征和正常肠壁、腹壁组织没什么区别,除非全身麻醉下的腹腔镜检或剖腹探查,肉眼直观看到,临床检查无法确认腹腔粘连的存在。依据腹部术后的后果作推断的肠粘连诊断,没有客观标准,精准度太差。粘连本身无药可治,唯有手术松解,以暴易暴的再次粘连风险弊端,让医生和患者望而却步。致使正规医院极少开展术后肠粘连的相关工作。术后肠粘连病友基本上处在现代医学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听任病魔的摆布。虽然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兴起,相当多的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成功案例,为术后肠粘连的治疗迎来曙光。然而腹腔粘连精准诊断的瓶颈,依旧是前进道路的最大障碍。 本人经过8年的思索探讨,2007年2月创建人工气腹CT腹腔粘连诊断技术,运用于临床取得成功。这一检查而今正式称谓:腹膜腔三维成像。通过腹腔注气将腹腔膨张,结合CT三维空间成像技术,腹腔内所有结构、脏器形态特征,得以仿真呈现。与腹壁粘连的脏器组织,得以拉伸展开,在三维影像中得到全面地展示,可充分评估肠粘连的类型、范围和程度等细节,作出手术的难度、效果的预期判断,指导粘连松解术的安全进行。该检查为医学首创,安全微创,无需麻醉,清晰直观,简便易行,使我们有能力进行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诊疗的探索研究。择期收治术后肠粘连患者,采取气腹造影、影像分析、手术预期效果评估、选择性进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术后随访、再度入院复查确验的技术服务路线,遵循医患协商透明行医的原则和理念,开展术后肠粘连的精准诊疗临床服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腹部手术一年以上,反复发生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是我们诊疗的适宜对象。欢迎病友们和我们共同探求、开辟术后肠粘连的诊疗之路。面对共同的敌人,蔡晓军医师感谢你们的并肩作战。
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腹腔镜外科和疝外科,尤其是术后肠粘连精准微创诊疗领域的独辟蹊径,在临床实践和理论创新与论述方面,均有建树。
蔡晓军,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62年生人,中共党员。江西医学院医疗系五年制七七级本科生,1994年获湖南医科大学外科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2021年退休后入职北京华信医院普外科。毕业后即从事普外科工作,临床耕耘至今。作风严谨,手术风格细腻。遵从透明行医理念,推行诊疗程序开放性的医患协商。 07年初首创气腹造影CT腹腔粘连诊断新技术,其后发展成腹膜腔三维仿真成像检查,开创了腹膜腔影像检查的新篇章。该技术简便易行,使得腹腔粘连的形态诊断不再依赖于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为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规范探索诊疗奠定了基础。十多年的术后肠粘连精准微创诊疗的不懈探求,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