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俊秀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1*********45
人脸识别认证
接诊前认证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医生要有佛心 上帝给我们在患者身上做手术的权利,但是上帝不能原谅两件事:一是不该做手术你做了;二是做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给患者带来创伤。
鼻肿瘤、鼻内镜手术、鼻炎、鼻窦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眼鼻颅相关疾病
刘俊秀,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耳鼻咽喉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手术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鼻科疾病及眩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眼相关疾病、鼻颅底肿瘤等疾病。 教育经历 1992年9月-1997年7月:锦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获学士学位 1997年9月-2000年7月:锦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获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7年9月-2000年7月:锦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2000年9月-202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 2024年4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研究方向:治疗鼻堵和鼾症的新型鼻腔支架的设计与应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以及嗅觉障碍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主要承担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2)主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临床重点项目1项。 (3)发明专利“鼻腔支架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ZL 2017 10624653.0) 科研成果 1、以深度学习为研究工具,以临床疗效为研究目的,以动物模型为验证手段,组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究组,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在理论上揭示嗅觉训练的中枢功能连接可塑性变化机制,在临床上形成基于多模态医学数据的嗅觉障碍患者智能诊疗系统,为临床数据的深入挖掘探索和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鼻腔微创支架的设计与应用,鼻堵导致炎症、缺氧,严重影响睡眠,危害下气道和心脑血管的健康。鼻腔微创支架有效缓解鼻堵,顺畅呼吸,助力睡眠,有望成为新的替代手术的治疗方式,改善鼻堵及其带来的慢性缺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鼻术后鼻腔填塞和抽取过程患者痛苦不堪,鼻腔微创支架在有效鼻腔填塞、压迫、止血、塑形的同时,不影响患者的通气,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减少鼻病复发率,切中时弊的解决临床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