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但与其他易复发疾病不同的是:其他疾病复发,多数是病人本人首先察觉;而精神病复发,最先留意到的,却可能是他身边的人。这就要求家属要善于观察精神病复发的“蛛丝马迹”,才能尽早识别精神病的复发。精神病复发的预兆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睡眠情况病情缓解时,病人睡眠一般都很好;若无故出现入睡困难,早醒,或是白天过多的卧床不起,就要注意疾病有复发的可能。2.自知力原本认识到自己有病,自觉服药的患者,一旦又不承认有病,甚至拒绝服药,就要高度警惕疾病复发。3.情绪变化性情变得跟平时不同,可能变得易冲动,或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无理取闹,纠缠不休;有些会悲喜无常,或对朋友亲人变得漠不关心。4.表情变化在即将犯病时,病人往往表现为目光呆滞、双眼发直,外界刺激难以引起其表情变化等。5.对周围人的态度如果发现病人对周围人的警惕性增高或对人持敌对态度,甚至变得孤僻、不合群、不与人交往,要考虑可能是疾病复发。6.日常生活情况精神病复发前,生活变得懒散,不讲究个人卫生,不主动洗漱更衣,或变得过度讲究,终日对镜打扮,忙碌不停。7.学习和工作状况疾病复发的早期,不少病人表现为纪律松懈,或工作、学习时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工作效率降低。8.言行改变言语变得和平常不同,说话缺乏逻辑,东拉西扯,让人难以理解,或无端自言自语;行为举止与平常有异,突然对周围环境发生恐惧感,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或以往有过的强迫行为再现,例如反复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9.躯体不适部分病人发病前常诉头昏、头痛、疲乏、肢体酸痛等,但这些症状常常变化不定,模糊不清。家属如果发现患者有以上的异常迹象,就要警惕是否精神病复发,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在门诊坐诊时,经常遇到有家属单独来咨询并要求给患者开药的情况,因没有见到患者,无法进行精神检查,有时不能确定诊断。后来见了患者才发现,患者的诊断结果和医生根据家属提供的病史得到的诊断印象有时是不一致的,甚至可能大相径庭,诊断不同治疗更是迥异。所以就诊时请家属最好能培患者一起来就诊,尤其是首次发病,病情没有控制,或病情复发的病人。 网上咨询很多时候不能完整详细的了解病史,所以敬告病友及家属最好是到正规的精神心理医院当面咨询就诊。武汉附近的病友可到我科就诊,周一至周六均有医生应诊。 以往曾在我的个人网站咨询过的病友及家属,如果需要咨询,请电话联系:027-51162417(周二、周三、周日工作时间);027-63788537(周一、周五工作时间)。 短期内我的个人网站的咨询区不会开启,敬请各位病友及家属原谅!
抑郁障碍是自杀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又是老年最常见的精神障碍。自杀行为在老年期抑郁障碍病人中很常见,有报告55%老年患者在抑郁状态下自杀。自杀往往发生在伴有躯体疾病的情况下,且成功率高,因此抑郁障碍堪称是老年人身后的“隐形杀手”。但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与青年人不尽相同,其抑郁表现不典型,更多的是以各种躯体不适表现出来,具有其特殊性,比较隐蔽,不易被亲人发现,更不用说到专科医院就诊和及时得到治疗了。那么如何识别和防治老年期抑郁障碍呢?一、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被忽视、漏诊、误诊的常见原因 老年期抑郁障碍以焦虑抑郁的混合状态为多,同时伴有较多的躯体主诉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且很多合并躯体疾病,所以临床表现比较复杂。 1、情感方面的症状 很多表现为无任何原因的心情不佳,病人终日愁眉不展,常常悔恨、责备自己和别人,如责备自己对子女的培养没尽到责任,责备自己的工作没做出成绩,责备家里人不关心自己等等,而产生对他人的不满情绪。因此,家属往往认为是有“思想问题”,不会想到他有病,不会动员他去医院看医生,而是派人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想开点,别胡思乱想。 有的老人还伴有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易为小事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多被视为“小心眼”、“想不开”,子女惟恐避之不及,结果又恶化了患者的情绪。 少数病人情感反应迟钝,甚至说到心情不好、想死的想法时,还苦笑,痛苦不明显。不仅他们自己意识不到有病,而且家属也观察不到有什么异常。因此,有相当例数的抑郁患者未被识别,更谈不上什么及早诊断和治疗了。 2、认知功能减退症状 许多病人体会到脑子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下降,觉得思考问题很困难,所以很少与别人主动交谈,严重的病人一句话都不说。临床上对病人进行智力测查时,可以发现计算力、理解力、综合判断力及记忆力都有下降。可是人们常常会认为是正常衰老的过程,或误认为是老年性痴呆。但是,这种状态是短暂的,是抑郁造成的假象,通过治疗一旦情绪好转,“痴呆”就会消失,因此叫做抑郁性假性痴呆。 3、意志行为方面的症状 在情绪低落的基础上,产生意志行为障碍。轻者表现为积极性及主动性明显下降,与人交往减少,日常感兴趣的活动也不再参加,生活懒散,懒得洗漱更衣做家务。重者无法进行日常工作,回避交往,闭门不出,甚至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和旁人往往会误解患者是懒惰、散漫,其实这只是生病时的症状。 4、躯体症状 ——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 躯体症状是相对精神症状而言,就是身体感到不适。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患者常常没有典型的抑郁表现,却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这其实是情绪低落所致。常见的躯体症状包括:(1)疼痛综合征,如头痛、胸痛、腰背痛、全身疼痛,特别多见的是全身不固定部位的疼痛,患者服止痛药无济于事,但服用抗抑郁药疼痛会缓解消失;(2)严重失眠,原本睡眠良好的老人会突然变得难以入眠,或醒得过早,病人比原来早醒一小时以上,而且一醒过来,就心情不好,觉得这一天简直无法过,度日如年; (3)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4)心血管系统症状,如胸部憋闷、气短、心悸;(5)消化系统症状,厌食、腹部不适、便秘、消化不良;(6)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面红、手抖、出汗等;(7)疑病症状突出,常担心会得心脏病、癌症等,有的病人反复去医院诊治,经过检查无异常发现仍然不放心,甚至觉得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遇到有各种躯体不适的老人,频繁就诊于各综合医院消化、心血管、神经内科、疼痛门诊或中医科,但却检查不出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且治疗效果不佳,而误认为医生的水平不高或埋怨现代的检测水平太低。殊不知,许多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躯体不适很有可能是抑郁的躯体化症状。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会被家人和医生忽视。因此,对长期存在躯体不适,反复各种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的老年病人,尤其是久治不愈的,要提防存在抑郁障碍。 5、合并躯体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癌症、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明显上升,这些疾病往往是迁延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这些都会使得老人感到无助、沮丧、甚至产生抑郁。而有些疾病本身就能引起与抑郁症类似的乏力、睡眠障碍、注意力集中困难、思虑过多、食欲不振等现象。另外许多老年人因为躯体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有些药物如利血平、胍乙啶、糖皮质激素、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等能加重或引起类似抑郁的症状。 可是因为存在躯体疾病,人们常常会误认为是躯体疾病所致,只关注、治疗躯体疾病,而忽视了抑郁的存在,临床上也容易出现漏诊。所以对有躯体疾病患者,发现其症状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平行,或系统规范治疗效果欠佳时,或正在使用可能导致抑郁的药物时,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抑郁障碍6、自杀——最危险的症状 自杀行为在老年期抑郁障碍病人中很常见,部分病人可以在下定决心自杀之后,不再有痛苦的表情,而进行各种安排,寻求自杀的方法及时间。常常由于这些假象,而使亲人疏于防范,很容易使自杀成为无可挽回的事实。有的患者患病多年,程度很重甚至数次自杀,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其原因在于社会和医生对该病的识别率低。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要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障碍。二、老年期抑郁障碍的防治 1、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教,提高人们对老年期抑郁障碍的识别能力。对一般人群要开展精神卫生的科普宣传,早期发现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老年期抑郁障碍是可治愈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精神科基本知识培训,减少误诊、漏诊,识别并处理老年期抑郁障碍。对可能存在抑郁障碍的患者,应及时请专科会诊或转专科医院治疗。由于老年期抑郁障碍常具有其他躯体疾病的背景,甚至是直接的病因;而抑郁可以加重躯体疾病,甚至使躯体疾病恶化,增加死亡率。所以在积极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应选择安全性高,药物相互作用少的抗抑郁药来治疗。 3、确诊为老年期抑郁障碍的患者应遵循医嘱,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方面,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在本病治疗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抑郁障碍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老年人由于工作的丧失、经济收入减少、人际交往的缺乏、亲友的离世等,在心理上常常出现不适应,巨大的落差会产生失落感;采用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增强适应社会、应付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药物治疗,精神科药物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4、老年期抑郁障碍容易复发,所以药物维持治疗很重要。有些老人对此难以接受,认为只有不吃药才是疾病治愈的标志,这又是一个认识误区。病人一定要遵医嘱,坚持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抑郁药,坚持足够疗程,切忌自行停药。 5、加强社会支持和自身调节。家庭成员间要多关心、支持、谅解病人,子女晚辈对于老年人,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同时要在精神上给以关心。老年期抑郁障碍常会厌世轻生,要加强监护,严防其自杀。老年人自身要以宽容的态度正视现实,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避免整天呆在家中将自己“封闭”起来,应多培养兴趣和爱好,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尽量使老年生活丰富多样。
总访问量 131,094次
在线服务患者 111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