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心血管内科伍贵富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张新霞
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魏文斌
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张焕基
副主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许香广
主任医师 教授
3.2
心血管内科吴剑胜
主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方卫华
主任医师 教授
3.2
心血管内科胡雪松
主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李涛
主任医师
3.2
杨冀衡
主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张东辉
主任医师
3.1
心血管内科闵敏
副主任医师
3.1
心血管内科黄建平
主任医师
3.1
心血管内科陈少健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程开诚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许我先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郭攸胜
主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臧嘉斌
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吴奋生
副主任医师
3.0
李学武
副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刘泉新
副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张国良
主任检验师
2.9
心血管内科邱艳霞
主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梁建文
主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潘玮
主治医师
2.9
借深圳市政府民生工程中的三名工程,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引进阜外医院荆志成教授团队,荆志成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血栓及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心肺血管疾病”精准医学团队。荆志成教授及其团队核心骨干将定期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开展日常诊疗工作,并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打造心肺血管疾病精准医学中心。需要就诊患者可关注相关信息。
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原则 一、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正常肾脏是调控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除了形成尿液、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还有分泌促红素和合成活性维生素D等功能。肾脏的功能潜力很大,轻度的肾损伤,血肌酐不会升高。如果两个肾脏完全正常,切除一个肾脏,血肌酐也不会升高。从这个角度看,大家也就明白血肌酐升高代表什么了,血肌酐升高说明已经有一半多的肾功能受损,或者说,残余肾功能不到一半。但是,血肌酐升高并不意味着肾功能到了终末期(通俗的说尿毒症期)。尿毒症期往往需要透析或移植治疗,而从血肌酐升高到尿毒症期还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如果期间治疗得当,可以大大延缓进入尿毒症期的时间,甚至还可以完全避免透析。从这个意义上说,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是各种肾脏病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治疗,肾脏病患者一定要守住这一关。当肾功能受损后,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尿毒症等一系列症状、体症。而饮食治疗可以减少代谢废物的形成,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良好的营养,减轻肾脏排泄负担,减轻对幸存肾单位的进一步损害,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措施。南京总医院肾脏病科涂远茂二、饮食治疗的原则和方法1.蛋白质:优质低蛋白饮食,通俗的说,就是少吃点,吃好点。不吃植物蛋白,少吃猪牛羊肉。(1)蛋白质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尿素、尿酸、肌酐等含氮物质,主要经肾脏排泄。当饮食中蛋白质的数量超过机体的需要量时,多余部分将被分解。因此,首先应当限制蛋白质的数量。(2)各种蛋白质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生物价)不尽相同。蛋、奶、肉、鱼、禽等动物性蛋白生物价较高,是优质蛋白质,其产生的代谢废物较少。米、面、杂粮、豆类及豆制品等植物性蛋白质的生物价则较低,代谢废物也较多。因此,应尽量减少植物性蛋白的摄入量,在蛋白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相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比例,既要限制蛋白质的数量,又要提高蛋白质的质量。(3)低蛋白饮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肾脏功能情况来安排。在保证低蛋白饮食的情况下必须保证热量的供应,只有给予充分的热量供应,蛋白质才能够充分利用。(4)正常的蛋白饮食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g左右,低蛋白饮食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6g。低蛋白饮食必须补充必需氨基酸才能充分维持营养,保证蛋白质的代谢。每周3次血液透析病人为每日1.0—1.2g/kg,其中75%应为优质蛋白质。简单而言,建议每天食用一个鸡蛋,牛奶250ml,瘦肉类1-2两。2.热量:摄取足够热量,以保证每日摄入的蛋白质被充分利用,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一般要求每公斤体重30-35千卡,至少要使体重不下降,热量的来源由糖类、植物性油脂、低蛋白淀粉提供。3.钠:膳食中含钠量应视肾脏的功能和有无浮肿、高血压而定。肾功能不全病人每日不超过3g,一般以2-3g为宜。钠不仅存在于食盐内,酱油、味精、番茄酱内亦含有钠,应少食加工、腌渍过的食物,多选择天然未经加工制造的食品。限钠食物淡而无味,建议采用糖醋法,添加葱、姜、蒜、桂皮等调味品以增加病人食欲。4.钾膳食中含钾量主要根据血钾而定。当尿少、血钾较高时,应限制各种新鲜水果、蔬菜、瓜类、各种菜汤、肉汤等高钾食品;当血钾偏低或有多尿、呕吐、腹泻,以及进食过少时,应增加钾的摄入,特别是水果。含钾量较多的食物是干蘑菇,黄豆等, 含钾量较少的食物包括藕粉,西瓜, 南瓜,蛋类等5.钙患者多有低钙血症,且饮食补充难以满足需要,必须补充钙剂,即可补钙,又可减少饮食中磷的吸收。6.磷和嘌呤患者多有高磷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尿酸是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故在限制磷和嘌呤摄入,少吃动物内脏、肉汤,必要使配合服用磷结合剂。常见高磷食物是牛肉干,蚕豆,豆腐丝等豆制品7.维生素需额外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尤其使维生素B6、C 、叶酸等。8.水未透析者,水份摄入为前一天的尿量加500-800ml,检测体重,保持体重稳定;血透者每日体重的变化以不超过0.5kg为原则。总之,饮食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优质低蛋白、低磷、低嘌呤;充足的热量、丰富的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适量的钠、钾和易消化的食物。
1、注意合理饮食 冠心病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部分病人住院时由于活动少,体重有所增加,而这对疾病的康复是不利的。出院后,患者应减少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的摄入,提倡清淡饮食,限糖限盐,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坚果、植物蛋白(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作息应规律,戒烟、限酒。2、注意运动适量 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一般建议患者逐渐增加运动量及劳动量,一般患者3个月(年龄偏高或恢复较慢的患者6个月)后即可正常工作,但工作不应太剧烈和过大压力。出院后可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一个健身计划,进行适度活动,这对体力的恢复和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善大有好处,而且有利于心肌梗死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项目可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等。3、注意观察病情 冠心病患者出院后有可能再次发生心梗、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等,所以,您应注意自我感觉的变化。如有新出现的或又加重的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头晕、四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院就诊。4、注意防治感染 冠心病患者应随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中暑。如果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应立即治疗,以防诱发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5、注意定期复查 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同时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肝肾脏病等其他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也能诱发或加重心梗。6、注意不要乱停药物 出院时带出医院的药物大多数是您所必须服用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药物事关心脏介入手术后的冠脉安全,这些药物需要规律服用至少一年,一年后阿司匹林和他汀类建议终身服用。至于何时停用药物,需要心血管内科的专科医师来决定,绝对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等诸多危险情况。此外,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等药物也不能轻易停用。否则,也有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或者肾脏、大脑等其他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总访问量 2,845,285次
在线服务患者 3,761位
科普文章 30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