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多饮水:饮水要注意时机,如早晨起床后,每餐吃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每天最好不少于2000毫升。 ②选用能稀释血液的食物:这些食物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山楂、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等;具类似阿司匹林作用的抗凝食物有山楂、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具调脂作用的有山楂、螺旋藻、芹菜、胡萝卜、魔芋、紫菜、海带、马齿苋、核桃、玉米、芝麻、苹果、猕猴桃等。 ③合理的饮食搭配:少食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荤腥厚味食物,少食甜食。平时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 ④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多食大豆及豆制品、禽蛋、鱼类。有利于改善血液粘稠度,是血栓不易形成。 ⑤多食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纤维在肠道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可降低血液粘稠度。 ⑥坚持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爬山、游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 ⑦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些抗凝、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常用的有益心酮、藻酸双酯钠、肠溶阿司匹林、茶色素、链激酶、蝮蛇抗栓酶等;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化淤药物如复方丹参片、当归片、绞股蓝、川芎、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⑧禁烟:影响血液循环,减少血流量,降低血流速度,可导致不良结局。 ⑨定期体检:50岁以上的人应该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可动态观察血粘度指标,做到心中有数
鱼臭症——鱼腥综合症 三甲胺(Trimethylamine; TMA)是一种胺类,带有腐臭鱼类的味道,在蛋黄、豆类及咸水鱼中尤带有此类物质;而臭鱼症(Trimethylaminuria;即三甲基胺尿症)患者,因为先天无法代谢TMA,导致呼吸、尿液、汗液及腺体分泌物散发出TMA的臭鱼味道,因而得名。此症患者在出生后往往即有TMA代谢异常所致的臭味(并非只有鱼臭味),而在食用过TMA的前驱物质;如:蛋黄、动物内脏(肝及肾脏)、豆荚、大豆及咸水鱼时,味道将更为加剧。运动后或情绪低落时,以及女性患者在青春期、月经期及停经期前后,TMA的味道都可能更为明显。 中文名 鱼臭症 外文名 Trimethylaminuria 症状 分泌物散发出的臭鱼味道 来源 食物 病理分析 听语音 臭鱼症TMA来自一般食物,在肝脏的氧化作用(N-oxygenation)中,经由FMO3酵素(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3)的催化,而能顺利被代谢成无臭的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由于患者第一对染色体长臂23-25位置上(1q23-q25)FMO3基因(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3 gene)的缺损,导致FMO3酵素的活性不足,而无法顺利代谢TMA。 除了不悦的气味外,此症患者通常智力正常,身体也很健康,但往往因为身上的臭鱼味,而妨碍了学习与社交活动上的发展。 临床表征 听语音 有的患者在食用酪胺类食物(起司)后,会发生心跳过速及高血压的现象。此外可能因为胺类物质的代谢异常,影响脑中的化学作用,使得个案出现情绪低落甚至忧郁等精神上的失调。 鱼臭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由一个特定基因的突变引起。它会导致人体无法分解一种名为三甲胺的化合物。三甲胺会让鱼散发出鱼腥味;当它在人体内堆积后,就会通过呼吸、尿液和汗液释放出来,让患者身上散发出类似鱼腥味的臭味。这种气味让人难以接受,通常会导致患者患上抑郁症或与社会隔离。[1] 诊断方法 听语音 在实验室的相关检查上,可经液相色谱仪(liquid chromatography)的分析,定量检测尿液中TMA的浓度;通常患者的TMA浓度会高于18μmol/mmol creatinine。 在进一步的检查上,可经核磁共振光谱分析(NMR spectroscopy),测定出尿中TMA及TMAO的数值,以进一步得出TMA%(TMA+TMAO)的结果,一般正常值为2-9%,而男性患者的数值可能高达59-89%,女性患者为46-90%。 在带因者的检测上,可以口服TMA进行耐受试验(oral trimethylamine loading test),再来测定尿中的TMA的数值,以评估其代谢情形。 此外可经分子生物技术,进行FMO3基因检测,但此项检测多属研究性质,只有少数特定实验室方有提供。 治疗措施 听语音 在日常上,患者可经以下饮食及生活上的注意事项,减少体味的产生: 1.在食物上,宜避免会产生TMA前驱物质的食物;在胆碱类(choline)食物中,宜避免食用蛋(由其是蛋黄)、动物内脏(肝及肾脏)、豆荚、豆类(如黄豆)、坚果(如花生)、甘蓝类蔬菜(花椰菜、包心菜、甘蓝菜)、菠菜、莴苣、啤酒酵母、全谷类及咸水鱼等食物,而淡水鱼的TMA含量较低通常较不限制。此外应避免食用卵磷脂(lecithin)及鱼油等类的营养补充食品。 2.可服用核黄素(riboflavin)以增加剩馀的FMO3酵素活性,并可食用活性碳及叶绿素制剂,减少肠道中TMA的积蓄。 3.此外可视情况使用抗生素以抑制肠道内的细菌,必要时(如有重要的社交事件时)可使用泻药,减少肠道中的TMA。 4.可使用弱酸性(pH5.5~6.5)的肥皂及乳液,以减少皮肤上的不悦气味。 预后状况 听语音 虽然不会有其他不良的症状,但往往因为身上所散发的气味,容易使个案在学习及社交场合上受到异样的眼光,甚至排斥,进而容易对心理上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早期的沟通及事前的教育及宣导,便是一项重要的学前准备工作。经由适当的沟通及解释,以增加学校或社会上师友同侪对疾病的认识,以理解取代偏见,将能使对个案的伤害缩减到最低,以助于个案在学习及社交上的发展。 遗传模式 听语音 为一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父母是带因者,表示各带一条有FMO3缺陷基因的染色体,因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正常,所以不会发病,但下一代不分男女,每一胎有25%的机率生下此症患者,50%的机率是跟父母一样的带因者,25%的机率正常。
心脏病是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在人体心脏因病损而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而不能维持全身正常循环时,可移植一种用人工材料制造的机械装置以暂时或永久地部分或完全代替心脏功能、推动血液循环,这种装置即人工心脏。人工心脏分为辅助人工心脏和完全人工心脏。辅助人工心脏有左心室辅助、右心室辅助和双心室辅助,以辅助时间的长短又分为一时性辅助 (二周以内)及永久性辅助(二年)两种。完全人工心脏包括一时性完全人工心脏、以辅助等待心脏移植及永久性完全人工心脏。要想制成像自然心脏那样精确的组织结构、完全模拟其功能的人工心脏是极不容易的,需要医学、生物物理学、工程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及相当长时期的研究。世界上虽已进行了几例完全人工心脏临床应用, 但目前人工心脏仍处于动物试验为主的研究阶段。但已有的临床应用表明, 完全人工心脏能代替自然心脏功能, 用其较长维持循环是可行的, 其前景是乐观的。人工心脏基本上是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个部分构成。人工心脏血泵:血泵有多种形式,但从原理结构上大体可分膜式血泵、囊型血泵、管型血泵、螺形血泵等五种。目前制成血泵常用以下几种材料:硅橡胶、甲基硅橡胶、嵌段硅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等。人工心脏瓣膜:它是控制人工心脏血流的单向阀,人工心脏功能的好坏与瓣膜构造有密切关系。早期阶段用球瓣,现在常用的为碟瓣以及生物瓣。人工心脏驱动系统:它是供给人工心脏血泵工作的动能。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机械、电动、磁力、气压、液压五种形式。人工心脏监控系统:监控人工心脏工作状态,使之适应实验动物循环生理的需要,是保障人工心脏置入实验动物长期存活的重要条件。监控系统基本上从血泵机能,驱动装置各项指标及血液循环生理参数变化三个方面进行监控。能源:人工心脏依靠外加能源工作以推动血液循环。既能满足功率要求,并使之微型化做到全置入体内,长期达数年使用的能源,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罗伯特·图尔斯,全球第一位全内置式人工心脏移植患者,在移植手术后近5个月于11月30日(美国当地时间)在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附属的犹太医院去世,享年59岁。在心脏移植手术之前,图尔斯先生已是心脏病晚期,几乎卧床不起。病后的他与病前相比整整瘦掉了50磅,骨瘦如柴,甚至连抬头的气力也没有。严重的心脏病留下的广泛性疤痕组织使得他的两个心室几近瘫痪,肺部也充满了积水。根据医学上的一个统计公式,像图尔斯这种状况,死于30天之内的概率为80%。图尔斯8年前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还患有严重的肾衰竭、糖尿病以及其他病症,今年7月2日,位于肯塔基州的犹太医院在图尔斯被另一家医疗中心拒绝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历时七个多小时,进行得很成功,图尔斯由此成为移植“阿比奥科”全内置式人工心脏并存活的世界第一人。3日,患者苏醒过来,反应良好,开始“舒服地休息”。医生们在安装人造心脏后,本来只敢期望延长患者生命30天,没想到图尔斯术后康复状况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期。他不仅增加了体重,而且肌肉也比术前更结实了。人工心脏的研究从一开始便面临着许多挑战,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模拟自然心脏的作用和功能,但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在从各自的领域推动着人工心脏的发展。随着人工心脏的机械性能、血流动力学性能、能源、抗血栓性以及测控方法等问题的改进与完善,人工心脏的仿生技术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总访问量 3,007,639次
在线服务患者 3,629位
科普文章 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