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完成一例右侧额叶运动区转移瘤手术,经过术前导航精准定位,行弧形切口小骨窗开颅,术中En-bloc切除肿瘤,手术160分钟,患者术后肢体肌力较术前好转(术前Ⅱ级,术后Ⅲ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团队。
有患者或家属经常问,病人做完手术,术后也做了大病理,还需要做一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检测吗?分子生物学检测可能还要花上一笔不菲的开销,这值得吗?在这里我们就胶质瘤分子检测的一些意义做下说明。首先,分子检测有助于明确中枢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中枢系统肿瘤分类长期以来是以辅助性组织检测(免疫组化,超微结构)支持的组织学为基础。但最近5版神经系统分类中,分子生物标记物在提供辅助和定义性诊断信息方面变得的越来越重要。分子检测中包含许多临床病理学实用性的分子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准确分类很重要。有些肿瘤容易且一致性表现为定义性分子特征,有些肿瘤参数虽不是必须的,但可以支持它们的分类;临床上后续治疗参考的最重要指标就是术中病理,故准确的病理分型和肿瘤分类对术后进一步治疗(放、化疗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次,分子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不同信号通路或分子靶点有利于塞选相关敏感药物。故,具体要不要最分子检测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不能一刀切。不是所有的肿瘤都需分子检测。
总访问量 79,492次
在线服务患者 104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