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它以显著而持续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它常见的症状包括:1.心境低落,病情轻的只是闷闷不乐,兴趣减退,病情重的就是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同时还伴有自责,自罪。2.患者的思维迟缓,患者反应迟钝,自己感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一样。临床上就是言语的减少,语速明显的减慢,声音低沉,或者严重者交流都无法顺利进行。3.患者的意志活动减退,临床表现主要是行为的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情,不愿意和周围人去接触交往,患者常常是独自坐在一旁,或者整日卧床,独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的时候连吃喝这些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了。4.认知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近视,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学习困难等等。5.睡眠障碍,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睡眠浅,夜里频繁醒过来,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另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等等。如果说每个晚上睡不着觉,早上起不来,记忆力下降,又很担心是否是抑郁症,可以先在网上借助一些工具SDS,PHQ-9等抑郁筛查工具进行初步筛查,结合上述抑郁症表现有个判断,如果有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要尽快到精神科就诊。即便就诊后判断不是抑郁症,也需要注意调整睡眠,自己难以调节的时候可以到医院睡眠科寻求帮助。失眠严重时很有可能会造成抑郁症。生活中近40%的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引发失眠从而导致抑郁症。失眠转变成抑郁往往只需要三步,请大家引起重视。第一步,“晚上睡不着、早晨醒得早”是失眠诱发抑郁症的第一个早期表现,也是患者最容易忽视的表现。第二步,失眠者会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摆脱失眠,无法改善睡眠时,则变得烦躁不安、恐惧,引发抑郁症。第三步,失眠时引发痛苦挣扎和很多负面情绪,觉得提不起精神,什么事都不愿意去做,少言寡语……症状加深,开始出现抑郁症的表现。
连续七天的岗前培训即将结束,再一次感受广州“城里人”的不容易,地铁线上的拥挤,让我庆幸自己在“乡下”工作的悠然。如果说岗前培训需要教会我们在下一个街口如何努力奋斗,我想闲暇间的思考成了额外的馈赠。丑小鸭学校的介绍映入眼帘时,让我有感于儿少精神科的孩子们。她/他们多半曾是伙伴们羡慕的好学生,都是父母老师眼里的优秀佳选。但综合各种因素被送入儿少精神科治疗。不道其中的心酸血泪,单从孩子们内心的波澜就无法想象这需要承受多少勇气。为孩子们选择来院治疗的勇气而赞叹,他/她们有改变的强烈动机,但这里面的努力绝不仅仅只是医生和孩子。也为家长支持的勇气而点赞,虽然仍有很多家长经历太多无奈、彷徨、无助,甚至失落和绝望。但依然感受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星星般的亮光。丑小鸭如此,在经受身旁伙伴的冷眼嘲笑孤立之余,一直不放弃自己,最后成长为白天鹅的故事,足以打动每一位家长。他/她们遇到了生活中太多的束缚和压制,暂时的困难让他/她们短时间之内迷失了方向,期待于医生、家长和教育系统的大人能准备把握方向,让他/她们重新回到自己的生命轨道展现他/他们真正的自我。
失眠的分类中顽固性失眠是一种常见病,顽固性失眠是指长时间睡眠不好,并且通过睡眠药物、针灸、中医中药治疗、普通心理治疗仍然不能解决的失眠,与继发性失眠相比,它的治疗难度会更大。顽固性失眠往往由于心理因素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以及维持睡眠困难,日间疲倦,夜晚越想尽快入睡,越难以入睡,加重心理冲突,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不稳、过度担心、自觉痛苦,更导致失眠,形成恶性循环。顽固性失眠形成一般由易感因素,加上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共同形成。易感因素:通常只是个体先天心理性格因素,这样的人性格过度忧虑、过度思虑、容易焦虑紧张、或者说是焦虑特质。他们对生活中小事大事会有较高的生理唤醒,身体紧张、想很多、担忧很多,遇事经常需要提前做准备,过度准备,害怕失败和出错,会夸大做事不完美的后果,对自身应对能力自信不足。这类人对事情的情绪反应比普通人通常要更多焦虑或抑郁。单纯有易感因素的人未必会出现失眠,他们的失眠发生通常是在人生某个时期遇到个突发状况,然后开始出现失眠。这个够促进失眠发生的突发状况称为诱发因素诱发因素:指在易感因素能够促进失眠发生的条件因素。比如躯体出现疾病、睡眠环境改变(噪音、光)、发生明显刺激个体神经的心理事件(比如要演讲、考试、家庭变故、亲人出事、发生人际矛盾纠纷、事业转变)等。易感因素加上诱发因素,个体可能会出现失眠,但是会随着诱发因素消除,失眠也解除。维持因素:为了应付短暂性失眠,获得更多的睡眠而采取的各种不良应对策略。包括提早上床、延迟起床时间,白天打盹,午睡来补充夜里缺失的睡眠。形成顽固性失眠患者通常是被维持因素给强化和维持下来。 比如我的一个15岁来访者本身性格容易焦虑、自卑(易感因素),在初二发生身体疾病,自身免疫性肾炎(诱发因素),睡眠质量改变,他夜里由于身体疼痛难以入睡,通常夜里三五点才睡,白天该起床的时候,父母心疼他正长身体睡眠不足影响长身高,让他晚起床,跟学校老师请假不用去学校来补充睡眠。他就经常中午12点或一两点才起床。时间久了之后,他的睡眠作息就被改变了。他来治疗之前都是晚上11点就躺床上,然后在床上醒睡着到夜里三五点才能入睡。虽然来访者父母带他看精神科医生,也吃了不少种类的睡眠药,地西泮,阿普坐落,右佐匹克隆(这个药号称最大优势就是让病人快速入睡),但是睡眠状况并未改善。因为来访者长期失眠已经将自己和床建立一个条件联系或条件反射,即“我躺在床上就是无法入睡”,同时也极大耗损他的睡眠自我信心“我没有能力让自己入睡”,而且还对床产生了预期性焦虑“床对我而言实在太痛苦了,他不能让我得到休息”,他一躺到床上就焦虑。这个来访者吃药后刚开始几天有效,一次偶然家里睡眠药物吃完后,他当天很担心今晚没有药物我怎么睡得着,结果真的睡不着,之后他慢慢又开始担心起没有药物自己会无法入睡,有段时间对药物有心理依赖,慢慢发展为有药物也睡不着,而且吃了药物次日药物副作用(过度镇静、次日还是困,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思维灵活性)让他白天起的更晚,白天睡得更多,夜里更晚入睡,如此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于这类顽固性失眠患者,诱发因素很容易去除,治疗比较要注意的是去解决维持因素,消除预期性焦虑,对床产生的不良条件反射,曾强睡眠效率和睡眠自信心。目前比较有用的方法是睡眠的正念认知疗法。该疗法主要内容是:认知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睡眠日记:正念目前国内外有多篇文献报道,正念认知治疗八周后并且睡眠入睡情况,维持睡眠都得到很好的改善,减少对药物的依赖,而且不容易复发。如需了解正念认知,可以咨询笔者,或者欢迎阅读笔者后续文章“失眠障碍的正念认知疗法实操。”
总访问量 4,099,495次
在线服务患者 5,322位
科普文章 78篇
年度好大夫 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