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主任医师
科主任
儿科周克英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儿科张蔚
主任医师
3.4
儿科项立
主任医师
3.4
儿科刘亚兰
主任医师
3.4
儿科黄若谷
主任医师
3.3
儿科林小梅
主任医师
3.3
儿科唐沂
主任医师
3.3
儿科李玉华
主任医师
3.3
儿科张铮
主任医师
3.3
陈丽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陈言钊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杨见亮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陈霆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张朝霞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刘智屏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丁路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丁璐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黄进洁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肖智辉
副主任医师
3.3
陈俐丽
主治医师
3.3
儿科贺务实
主治医师
3.3
儿科卓卫华
主治医师
3.3
儿科张军
副主任医师
2.9
关于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多动症)相关问题解答一.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1. 哪些表现要考虑ADHD?答:ADHD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行为冲动,病程中可以伴随学习困难、品行障碍(指有侵犯和攻击他人的言语及行为、说谎、逃学、偷窃、欺骗、吸毒等)、情绪障碍、抽动障碍(指身体某部分肌肉或肌群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反复的收缩运动或不自主的发声)等。通俗地讲ADHD的表现:集中注意困难 (谈话不集中, 社交活动短暂多变, 阅读困难),缺乏计划性,不能安静,过分活跃,静坐困难,做事拖拉,做事不能有始有终,自控能力差,易怒,爱发脾气,冲动,攻击性强,自我调节困难,常有“危险”行为,尽管自我保证,仍很难完成任务,难以遵守规则和指令,难以适应变化。应对挫折的能力差。2.正常儿童活泼调皮如何与ADHD的鉴别?n 答:正常活泼儿童尤其是学龄前期儿童,他们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天性活泼、调皮爱动、对新鲜事物或陌生环境有好奇心,活动量较大,他们能够根据环境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ADHD儿童从活动量上较正常儿童显著增多,多动不分场合,且行为常具有冲动性、破坏性、行为不计后果。n 主要鉴别:正常活泼儿童:1)活动与场合相符,上课等该静时不动或少动,户外时很活拨好动。2).量适中。3).活动有规则,需要排队或按游戏、交通等规则行事。多动症患儿 :1)其活动量与场合不相符合,如在操场上懒散不动,在教室里却好动、捣乱。2)不分场合的活动量过多。3)行为方面,多动症的孩子不按顺序排队,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他很想加入但常不遵守规则捣乱,因此大家不愿意与他交往。好闯红灯,冲动,不考虑后果。3.儿童多动症的早期发现n 多动,即使坐在椅子上,身体也来回摇动。n 不能专心听别人讲话或做游戏,甚至感兴趣的儿童电视节目也难以安心看完, 注意力极易转移。n 不守规则,往往抢先,被老师提问时常不等问完就抢先回答。n 兴趣多变,前一事情未作完又迫不急待地干后一件事,且喜欢介入他人正在进行的活动。n 常遗失或破坏自己的玩具、书本、铅笔等物。n 常有不顾后果的危险行为,易自伤或伤人。n 其他,如发脾气、梦呓、遗尿,睡眠困难等。4.幼儿园时期的一些表现:不容易识别,主要表现为: n 不安,过分活跃,静坐困难;n 自控能力差,易怒,爱发脾气;n 冲动,易出事故,攻击性强;n 易失败,不能集中精力;n 易兴奋,自我调节困难;n 难以遵守规则和指令,难以适应变化;n 一些伴有言语和语言困难。5.什么情况下应到医院看专科医师?答:发现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行为冲动,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与小朋友交往、常被老师、小朋友投诉等应到医院看专科医师。6.家长如何面对ADHD的孩子?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系统进行治疗。目前被科学研究证实对7岁以上ADHD儿童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治疗,行为管理及心理治疗,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家长养育指导,行为管理及心理治疗,学校支持)。国外大规模试验证明7岁以上ADHD儿童药物治疗是最基本最可靠的治疗方法,结合家长养育指导、行为管理及心理治疗、学校支持等综合措施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美国儿科学会指南、中华医学会ADHD诊断治疗指南等均将哌甲酯作为一线治疗ADHD药物,我国目前有两种剂型:速释哌甲脂(利他林)及哌甲脂控释片(专注达)。能缓解70%-80%儿童的症状,改善注意力、提高学习成绩、减少多动和冲动等。在除外禁忌症外按医嘱使用这些药物是安全的,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食欲减退、胃部不适、失眠、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数周后逐渐消失。 总之,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的一些表现,应该到专科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适合孩子的正规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切忌跟着广告走,不规范的治疗既耽误孩子病情,又浪费时间和金钱。 二.典型病例及对策1. 家长诉说:女儿,4岁,多动,注意力难集中,仅在看喜欢的电视时较安静;有时喜欢挑逗其他小朋友,家里来人时特别兴奋、大叫、跑来跑去。幼儿园老师有时投诉说别的小朋友在做操或睡觉,她到处跑。应答:6岁前基本不作ADHD的定性诊断及哌甲酯等药物治疗。该孩子有ADHD的一些表现倾向,可以通过家长养育指导,行为管理来治疗。留意我们的家长培训班讲座时间欢迎一起讨论此问题。2. 男性,11岁。集中注意力困难,在监督下,每天晚上11PM前未完成过作业,而且作业常出错。学习成绩多不及格。缺乏计划性,不能安静,过分活跃,静坐困难,做事拖拉,不能有始有终,自控能力差,易怒,爱发脾气,冲动,攻击性强,父母常接到老师同学投诉。自我调节困难,常有“危险”行为,尽管自我保证,仍很难完成任务,难以遵守规则和指令。由于儿子自小行为紊乱、无故伤及他人等家长无奈被迫多次转换幼儿园及学校。家长曾使用过各种方式教育孩子,打骂体罚、适当限制其自由、哄骗等均未奏效,父母渐渐心情烦燥。为了有更多时间、精力监督儿子学习父母亲放弃了朋友间的各种社交活动帮助辅导孩子,但仍收效不大。通过上网查阅及媒体科普宣传,家长了解到孩子目前状况需要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在一些多动症相关的问卷量表测定及临床检查后,确诊患儿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儿多动症),在医生指导下开始系统综合治疗,包括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的家长养育指导,行为管理及心理治疗,学校支持等。在系统治疗一学期后患儿目前学习成绩多在80-90分 属中上水平,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家长监督时间在逐渐缩短,全家人终于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儿热性惊厥新进展(FS)热性惊厥(原称高热惊厥)是儿童期的一种常见病。v 发生年龄:3月至5周岁,18月高峰,6岁后很少见. (usually occurs between 3 months and 5 years, with a peak incidence at 18 months; The onset of FS in a child older than 6 years is unusual)v 体温:常在摄氏38.5度以上v 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初期(多见于病初体温骤然升高时,70%由上感诱发),多在发热后24小时以内 (21% of the children experienced their seizures either prior to or within 1 h of the onset of fever; 57% had a seizure 1–24 h of fever, and 22% experienced their FS more than 24 h after the onset of fever)v 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v 既往无无热惊厥史(癫痫等) v 患病率 :5岁以下 3~5% 全部小儿5~6%v 占各类小儿惊厥30%、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28% FS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单纯性FS(SFS)复杂性FS(CFS)发病率FS中80%FS中20%首发年龄大多在6月~3岁; 6岁后消失任何年龄,可6岁体温大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39 oC)可为低热(< 38 oC )或无热发作形式全身性发作局限性或不对称性发作发作次数在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惊厥发作(2/3), 少数2次(1/4-1/3); 反复多次(丛集式发作: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持续时间发作时间短暂,多数5分钟左右。醒后不留任何异常神经征。 发作时间长( >15分钟,尤其>30分钟)。留异常神经征。预后好。继发癫痫少继发癫痫发生率高FS后癫痫的危险性(文献报道) 7岁时随访:v 普通儿童癫痫患病率:0.5%v 单纯性FS儿童癫痫患病率:1.5%v 复杂性FS儿童癫痫患病率:4%复杂性FS后儿童癫痫:v 长时程FS儿童癫痫患病率:6%v 热惊后并发局灶体征者患病率:29%v 复杂性FS次数与癫痫患病率: 一次复杂性FS 6.8% 二次复杂性FS 17%-22% 三次复杂性FS 49%FS易转变为癫痫危险因素1. 局限性发作2. 长时程发作(≥15~20分钟)3. 丛集式发作(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4.一级亲属中癫痫患者目前对FS后脑损伤的认识严重惊厥的预后更多地取决于患儿内在病因而较少地受惊厥发作本身影响,至于早期热性惊厥在随访过程中渐被认识是其他疾病或转为癫痫如全身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颞叶癫痫(海马硬化)等,主要还是基因遗传及患儿发育过程中的原有异常所致。多数研究表明热性惊厥本身的发作一般造成的脑损伤较小(持续状态除外)。 ----但仍有争议。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医学工作者可以基本肯定热性惊厥绝大多数表现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但若出现复杂性FS或有高危因素或FS发作频繁需看小儿神经专科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随访及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