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净植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口腔科邵乐南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口腔科曹颖光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口腔科陶学金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口腔科陈卫民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口腔科毛靖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口腔科朱声荣
主任医师 教授
3.4
口腔科冀予心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于飞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崔春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宋珂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陈美玲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王丹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杨运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孙国洪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汤国雄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张智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胡萍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朱光勋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丁蕾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黄平
副主任医师
3.4
口腔科李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口腔科叶惟虎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口腔科胡传宇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口腔科杜习金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口腔科逄爱慧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口腔科蒋梁
主治医师 讲师
3.3
口腔科黄梅靖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徐莉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李昊森
主治医师 讲师
3.2
孙琴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胡靖宇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毕永莉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姜鸣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曾畅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张广
医师 助教
3.2
口腔科胡紫菱
医师
3.2
口腔科周磊磊
医师
3.2
口腔科黄赐承
医师
3.2
口腔科韩娜娜
3.2
腮腺肿瘤种类很多,其中最为多见的就是腮腺混合瘤。腮腺混合瘤患者术前会有很多担心,其一就是担心术后面部留有明显疤痕,影响美观。我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做了很多探索,多方面比较,认为采用沿耳垂附近的皮肤纹路小切口切除腮腺混合瘤,可很好地保护面神经,完整切除瘤体避免混合瘤复发,尤其是伤口愈合后疤痕很小,对面部美观影响微乎其微,绝大多数患者也认为可以接受。 左腮腺肿瘤术后,耳垂下微小疤痕。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osis)是由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 [病因]由于近代以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糖尿病患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加,口腔念珠菌病日益常见,其危害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临床症状]口干、发粘、口腔粘膜烧灼感、疼痛、味觉减退。 [临床表现]主要为舌乳头萎缩、口腔粘膜任何部位的白色凝乳状斑膜、口腔粘膜发红、口角湿白潮红、白色不规则增厚、斑块及结节状增生等。糜烂较少见,仅见于口角及少数唇红部,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皲裂及糜烂。主要部位是舌背、口角,约占80%,颊粘膜、上鄂、前庭沟也可发生。 [治疗] 1. 局部药物 (1)2-4%碳酸氢钠溶液,系婴幼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物。 (2)氯己定,可选用0.2%溶液或1%凝胶。 (3)西地碘,每日3-4次,每次1片含化后吞服。碘过敏者禁用。 (4)西砒氯铵含片,每日3-4次,每次1片含服。 (5)制霉菌素,局部可用5w-10w单位/ml的水混悬液涂布,每2-3小时1次,可吞下。也可制成含漱液、片剂、乳剂等。 (6)咪康唑 可制成贴片、凝胶或者霜剂。 2. 全身抗真菌治疗 (1)氟康唑 该药物极易溶于水,口服吸收完全,无严重的毒副作用,为治疗白念珠菌的首选药物。 (2)伊曲康唑 对白念珠菌、其他念珠菌均有效,尤其对耐氟康唑的病人,可考虑使用此药。 3. 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 4. 手术治疗 对于白念珠菌白斑中伴上皮异常增生者,应定期复查,若疗效不佳或者中度以上异常增生者,应考虑手术切除。
患者男,50岁,因双侧腮腺区肿物发现一年就诊。一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侧腮腺长肿物,无疼痛及其它不适感,肿物有逐渐长大趋势。一月前发现左侧颈上部长结节。平时体健,无特殊嗜好。 专科检查发现右侧腮腺区隆起,可触及3×3cm包块,质地中等偏软,界限清楚,活动度好,无压痛,右颌下及颈部未触及异常。左侧腮腺区隆起,可触及3×4cm包块,活动度好,左颈上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好。 初步诊断:双侧腮腺包块性质待查,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 治疗及随访:入院后患者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体检未发现手术禁忌证,在全麻下行双侧腮腺及包块切除术,左颈部肩胛舌骨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病理诊断:双侧腮腺淋巴上皮癌伴左颈上部淋巴结转移。伤口愈合后予以两疗程PF方案化疗,局部放疗。至今随访20个月,患者一般情况好,局部及全身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 讨论:在口腔颌面部,淋巴上皮癌多发生于腮腺和颌下腺,不属于常见病,也不罕见。据笔者仅有的经验,认为淋巴上皮癌可能是原发病,也可能是从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恶变而来。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结合本例,双侧腮腺同时发病,笔者认为淋巴上皮癌可能属于系统病,也可能是转移性病灶。临床上多表现为包块,与周围组织可有界限,也可呈黏连状,其生物学特性类似于其它腺源性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会局部复发,包块与周围组织黏连者术后更易复发,可向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发生于腮腺的要将包块和腮腺深、浅叶全切除,保留面神经,术中要保护包块的完整性,彻底切除全部腮腺腺体,这样可有效防止局部复发。本例双侧腮腺及包块切除彻底,未损伤面神经。发生于颌下腺的淋巴上皮癌要将颌下腺及包块切除。发现颈淋巴转移的要行颈淋巴清扫,本例术前发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术中行左侧颈淋巴清扫。术后辅以放疗或放疗加化疗。从病理学角度看,淋巴上皮癌肿瘤细胞分化差,恶性度高,但经规范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淋巴上皮癌在形态学上有时与鼻咽癌难以区别,因此建议定期复查时要关注患者的鼻咽部情况。(孙国洪) 右侧腮腺淋巴上皮癌术后 左侧腮腺淋巴上皮癌及颈淋巴切除术后
总访问量 10,162,270次
在线服务患者 9,062位
科普文章 72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