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群
主任医师 教授
神经内科主任
神经内科郑国庆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中医神经内科李全福
主治医师
3.6
中医神经内科张宾辉
主任医师 教授
3.6
中医神经内科章正祥
主任医师
3.5
中医神经内科姚政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神经内科陈眉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神经内科王珏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中医神经内科黄晓明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裘昌林
主任医师
3.3
裘涛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黄玥芳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孙岩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中医神经内科张丽萍
副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叶小菊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张歌心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裴君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王月芳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戚观树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郑婷婷
副主任医师
2.9
代建峰
主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张伟俊
主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王晓杭
主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蒋艳
主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朱志文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查政
医师
2.8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是指由遗传因素所致的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约为1-5/10万。目前已有40多种SCA亚型被描述。SCA的发病与种族有关,在中国,以SCA3亚型最常见。该病最常见的发病机制为基因内编码谷氨酰胺的CAG重复扩增,这部分亚型与CAG重复次数有关,另外性别和年龄因素也参与其中。该病的共同特征是青中年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共济失调,还可伴有口齿不清、意向性震颤及认知障碍等。另外该病会有遗传早现的现象,即在同一家系中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症状逐代加重。目前临床诊断该病,除了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以外,均应进行基因诊断,通过基因测序可准确判断该病亚型及CAG扩增次数,从而更精准的指导治疗和遗传咨询。迄今通过药物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该病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但尚无特效治疗。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希望对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的治疗有新的突破。
2020年发布的《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1-2]。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经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3]。其中,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cognitiveimpairment,PSCI)[4],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是目前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并成为当下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干预的重点。蓝线代表卒中事件前的认知变化,黄线代表卒中事件后无PSCI的认知变化,红线代表卒中事件后出现PSCI的认知变化,黄色、红色虚线代表了卒中后不同速率的认知变化。不同患者因自身个体、卒中及认知损伤性质以及诊疗方法的差异,卒中前和卒中后的认知轨迹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PSCI:卒中后认知障碍。 药物治疗推荐: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可用于PSCI的治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Ⅰ级推荐,A级证据);胆碱酯酶抑制剂加兰他敏对PSCI可能有效,但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差(Ⅱa级推荐,A级证据);美金刚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对卒中后失语可能有效(Ⅱa级推荐,B级证据);甘露特钠可改善轻中度AD的认知功能,但在PSCI中的作用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研究(Ⅱb级推荐,B级证据);丁苯酞、银杏叶提取物、尼麦角林、尼莫地平、胞磷胆碱和己酮可可碱可能改善VCI的认知功能,但在PSCI中的作用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研究(Ⅱb级推荐,B级证据);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奥拉西坦对改善PSCI的认知功能可能有效,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证实(Ⅱb级推荐,B级证据);养血清脑颗粒、消栓肠溶胶囊、脑心通等中药可能改善VCI的认知功能,治疗PSCI的作用尚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证实(Ⅱb级推荐,B级证据)。 参考资料:[1]王拥军,李子孝,谷鸿秋,等.中国卒中报告2019(中文版)[J].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2):1251-1263.[2]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委员会.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6):519-531.[3]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编写组.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35):2737-2744.[4]中国卒中学会,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委员会,徐俊.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门诊管理规范[J].中国卒中杂志,2019,14(9):909-922.
糖尿病足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花费巨大。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所致的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或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伴或不伴感染。糖尿病高危足指糖尿病患者未出现足溃疡但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不管是否存在足畸形或周围动脉病变或足溃疡史或截肢(趾)史。糖尿病足常分为3种类型,即神经型、缺血型和神经-缺血型。《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20年)》对于糖尿病足的药物治疗推荐如下。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目前临床所用的血管扩张药包括脂微球前列地尔注射液、贝前列素钠、西洛他唑、盐酸沙格雷酯、丁咯地尔和己酮可可碱等。西洛他唑是一种强效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2007年被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II指南推荐作为治疗间歇性跛行的一线药物[19]盐酸沙格雷酯是一种多靶点循环改善剂,对血小板以及血管平滑肌的5-羟色胺2受体具有特异性拮抗作用,从而抑制5-羟色胺2受体导致的血小板凝聚,抑制血管收缩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在前列腺素类药物中,脂微球前列地尔注射液的疗效和耐受性最好。己酮可可碱为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活性,使环磷酸腺苷升高[1],从而使二磷酸腺苷下降,达到抑制血小板黏附及凝聚的作用,降低血液黏滞度,预防血栓形成[2];同时,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腺素,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内皮素,进而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1]。并且己酮可可碱可以降低粒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的转录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3]。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糖尿病足患者,氯吡格雷是有适应证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口服抗凝血药物)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在糖尿病足前期的间歇性跛行阶段应用抗凝血治疗 参考资料:[1].《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年第48卷第1期[2].张词侠,张桂林,李志勇,等.己酮可可碱的药理特性和治疗用途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24(1):74-77.[3]吴升华.己酮可可碱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J].临床荟萃,1996,11(9):404-406.[4]郝嘉,郭红,肖颖彬.己酮可可碱的药理特性和临床新用途[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3):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