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之一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为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一般生活方式的改善、内科、外科及内镜治疗,旨在消除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复发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控制大多数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二、胃食管反流病属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治疗可分几步走: 第一步,首先需要在生活和饮食习惯方面需进行一些调整。 1、饮食方面,避免进食太酸太甜的食物,如柠檬汁、巧克力、咖啡等。忌辛辣、刺激、生冷和难消化食物;戒烟酒;同时注意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饮食以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的频率,因为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粘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超重或近期增重显著的患者,建议患者减少脂肪摄入,食物建议以煮、炖、烩为主,避免进食煎炸食物。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鸡蛋清、牛奶、豆制品等。最好的情况是根据自己的体验采用个体化的饮食。 2、晚餐不宜吃的过饱,避免餐后立刻平卧;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就寝时床头整体抬高10厘米~15厘米(注意同时抬高头及肩部),可明显减轻夜间反流。 3、忌酒戒烟。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从而导致胃食管反流。 4、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继发胃液反流,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5、便秘、咳嗽导致腹内压增加,可促进胃液反流,需改善便秘及咳嗽的问题。 6、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7、可请你的医生尽量不用拜新同等CCB类降压药,因为该类药物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 8、药物治疗疗程至少2-3个月,之后减量维持,以后按需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之二第二步,内科治疗 PPI是GERD治疗的首选药物,单剂量PPI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PPI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PPI,PPI疗程至少8周。对于合并食管裂孔疝的GERD患者以及重度食管炎(LA-C和LA-D级)患者,PPI剂量通常需要加倍。 已有证据显示长期应用PPI会提高胃内PH值,可促进肠道菌群增生,从而增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感染风险。现有研究显示,停用PPI后仍存在症状的GERD患者,以及存在重度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的患者需要PPI长期维持治疗。 第三步,内镜治疗 GERD的长期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其中射频治疗和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TIF)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治疗(Stretta)、填充剂注射及内镜下腔折叠术(EP)3种内镜治疗方法。 第四步,外科治疗 对PPI治疗有效但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抗反流手术是另一种治疗选择。目前最常用的抗反流手术术式是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此外对于难治性GERD(我国GERD专家组经投票表决考虑可将难治性GERD定义为:采用双倍剂量的PPI治疗8~12周后,烧心和(或)反流等症状无明显改善。)共识建议对难治性GERD患者需采用食管阻抗-PH监测及内镜检查等进行评估,若反流监测提示难治性GERD患者仍存在与症状相关的酸反流,可在权衡利弊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或加用抗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治疗。PPI治疗失败是抗反流手术的适应症之一。抗反流手术能减少反流次数及控制反流症状,但共识不建议对非酸反流者行手术治疗。
1、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女性狼疮患者应实行计划生育。 2、安排最佳的妊娠时间是在狼疮静止期,虽然不能保证此后疾病一直处于静止期。应强调的是即使在静止期5-6个月后妊娠,仍有10%左右的患者狼疮突发。 3、疾病突发的可能性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轻,突发的可能性越小。医生必须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保留妊娠的指征。 4、疾病活动期妊娠,特别是患有狼疮性肾炎患者,易于发生高血压或产前子痫。 5、抗磷脂抗体阳性妇女流产率高,应坚持长期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肝素及/泼尼松、及中药辨证治疗。 6、整个妊娠期及产褥期都应严密监测,积极治疗。患者应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专科门诊及产科门诊同时定期随访。 7、医生必须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活动程度、妊娠并发症及胎儿发育情况,注意有无死胎。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血沉、C反应蛋白、补体,必要时作免疫学方面检查。如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指标提示患者病情有加重趋势,应尽早劝告患者终止妊娠。 8、有下述指征,如母亲无菌性髋关节坏死、产前子痫、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胎儿横位等,应行剖宫产。 9、临产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提早住进产科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在分娩期适当加大激素用量,以免分娩时由于过度疲劳促使病情恶化。10、活动性疾病患者早产率高达60%,其中30%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故应重视新生儿的监护。 11、狼疮患者活产的婴儿1%患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抗RO/SSA和/或抗LA/SSB阳性的妊娠妇女,婴儿更易发生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病率可达8.8%,应加以重视。12、服用泼尼松一般不会引起先天性畸形,但早期妊娠时服用细胞毒药物有引起先天性畸形的危险,故避免给予免疫抑制剂。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早期诊断和系统正规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率大为提高。同样,随着对母亲和胎儿各种各样潜在问题的认识提高,并予以积极的治疗和指导,大多数狼疮患者都将能有机会享受其作母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