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线
首页
找专家
找医院
查知识
问诊
挂号
登录
|
注册
消息
工作站
个人中心
联系客服
当前位置:
好大夫在线
>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
儿科
>
推荐专家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儿科
已收藏
+收藏
主页
介绍
科室医生
门诊信息
推荐专家
患者评价
问诊记录
科普号
推荐专家
疾病:
发烧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孟瑞华
主治医师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儿科
专业方向:
儿科
主观疗效:暂无统计
态度:暂无统计
在线问诊:
未开通
预约挂号:
未开通
疾病病友推荐度
2.6
暂无
查看详情
不限
儿科学
热门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呼吸衰竭
新生儿疾病
发烧
小儿胃炎
不限日期
03月29日(今天)
03月30日(周日)
03月31日(周一)
04月01日(周二)
04月02日(周三)
不限时段
04月03日(周四)
04月04日(周五)
04月05日(周六)
04月06日(周日)
04月07日(周一)
04月08日(周二)
不限时段
04月09日(周三)
04月10日(周四)
04月11日(周五)
不限时段
发烧其他推荐医院
查看全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发烧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3 岁儿童发热半天院前死亡,家长该如何做好居家病情观察?
全文详见丁香园儿科时间.3岁儿童发热半天院前死亡,家长该如何做好居家病情观察?◎?单位?|?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医院◎作者?|?徐灵敏主任医师近日,夏日的高温增加了孩子们的健康风险。我回想起某年暑假接诊的一位?3岁女孩,因发热不到12小时就离世了,这一事件令人难以忘怀,促使我们深思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们。?为了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我们正在推广「让儿科分级诊疗从社区家庭开始」的科研科普项目。其中,「一笑、二看、三逗、四玩、五吃、六就医」儿童居家病情观察六步法是我们向家长科普宣教的关键内容。?如果家长能够学会这套观察法,就能更早地发现孩子病情的严重性,及时带孩子就医,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悲剧的发生。?诊疗经过某个三伏天的下午5点多,120急救车伴随着急促的喇叭声和闪烁的红灯,急速驶入医院急诊室。孩子被父亲紧紧抱在怀中,紧随120医生进入急诊室,而母亲、祖父母和哥哥则哭泣着跟在他们身后。?儿科医生和护士迅速评估患儿情况,发现其口唇呈青紫色,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和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固定,无对光反射。医生和护士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以及电击除颤等急救措施,并尝试进行静脉穿刺补液和肾上腺素注射。?即便如此,小女孩也只是静静地躺着,对家长的哭喊和医护人员的救治都毫无反应。家长难以接受这一现实,而儿科医生和护士也在扼腕叹息中反复询问病史、思考病因、讨论可能的救治措施。?以下为家属和120急救医生表述:???孩子在上午8点父亲离家上班时还一切正常,早餐也正常进食。??然而,上午10点多,母亲发现孩子突发高烧39度,随即与父亲沟通后,给孩子服用了清热退热的中药和西药。??到了中午12点,孩子午餐时食欲下降,有呕吐现象,随后选择休息。???15?点多,孩子再次出现高烧,精神不佳,但继续服用了退热药物。???16?点,父亲通过视频通话看到孩子虽然精神不振但还能交流。??不幸的是,半小时后(16:30),孩子突然失去意识,全身松软,口唇青紫,家人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奶奶自责中午建议孩子休息而没有及时送医,可能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下午16:30,120急救团队接到电话,于16:48到达现场,发现患儿口唇青紫,无呼吸心跳,瞳孔散大且无对光反应。立即进行CPR,并发现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尽管给予吸氧和三次肌注肾上腺素(每次0.5mg),患儿心跳和颈动脉搏动始终未恢复。16:50离开现场,17:10到达医院急诊抢救室,途中持续进行抢救措施。?儿科急诊室抢救过程如下:?接诊患儿时,体格检查显示全身皮肤苍灰冰凉,体温无法测得,无生命体征,口周青紫,口鼻腔涌出粉红色泡沫样液体。患儿无外伤、皮疹、出血点或瘀斑,四肢松软,心电图呈直线。家长被告知患儿院前已死亡,但仍强烈要求继续救治。?追问病史,患儿无严重疾病史,无慢性病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史,生长发育良好,预防接种规范。?17:10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静脉补液、肾上腺素注射和电击除颤等急救措施,但外周血液无法抽出,患儿无生理病理反应。抢救持续至18:45,患儿心跳呼吸未恢复,临床死亡。家属同意终止抢救,拔除气管插管及静脉针管。?建议尸体解剖以查明死因,但家属拒绝。?死亡诊断:?1.院前死亡;2.心力衰竭;3.发热,感染性发热可能性大。?死亡讨论:?患儿突发高热至39度,不足12小时内院前死亡。生前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或气喘,也未有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感染迹象。死亡时观察到口周青紫,口鼻腔涌出粉红色泡沫样液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外伤、皮疹或出血点。患儿四肢松软,心电图呈直线,无生命体征。综合分析,患儿感染后暴发性心肌炎致死可能性大。?病例解惑1.什么是院前死亡??院前死亡,即到院前死亡,是一个医学术语,泛指病患在送达医院的急诊室前已出现死亡的症状,例如心肺功能停止。?当患者到达医院门急诊时,首诊医生接诊时发现患者无反应、无脉搏、无呼吸、无心跳,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无对光发射,无生命体征,就可以诊断为院前死亡。?当一个院前死亡的病患被送达医院时,接诊医生护士通常都会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希望仍有机会挽回病患的生命。?2.家长怎么做可能会更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生的临床经验都是在不断的回顾和总结中获得提升的,死亡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未来诊疗水平,而不是指责。?这个病例中患儿奶奶的自责可能反映了一个普遍的想法,即如果孩子在出现症状时立即送医,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然而,即使孩子在中午12点就到医院就诊,也可能因为病情的复杂性和不典型症状而被误诊。如果家长掌握了「儿童居家病情观察六步法」,可能会更早发现孩子的病情严重性,并及时采取行动。?3.什么是儿童居家病情观察六步法??儿童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意外伤害和疾病防治均与社会自然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依赖社会、家庭和公共卫生支持,因此,儿科医生短缺、儿童看病难备受关注。家长是儿童全天候的守护神,应该成为儿童最好的医生,儿科的分级诊疗应该从社区家庭开始。为了帮助家长做最好的医生,我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创作了「一笑、二看、三逗、四玩、五吃、六就医」?儿童居家病情观察六步法。?当您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任何不适症状时,都不要恐慌,可以用「一笑、二看、三逗、四玩、五吃、六就医」这六步流程来居家观察评估儿童病情变化。?一笑:发现孩子发热、呕吐、腹泻、皮疹、难受等任何病症时,先别恐慌,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惊慌失措,应该先微笑面对孩子,和孩子沟通交流,询问观察孩子是否很痛苦。?二看:注意观察孩子的全身状况和吃喝拉撒睡玩等日常活动,发现呼吸困难等异常,立即就医。首先看孩子的外在表现,如表情、皮肤黏膜颜色、是否有颈强直、行为动作神态是否异常,其次看体温、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有无,最后还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等日常活动情况。如果孩子吃得香、拉得好、睡得稳,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严重问题;如果孩子呕吐、拒食,大便稀溏、小便少,大小便颜色异常、带血,要考虑病情严重,需尽快送医。对于发热的患儿,发热7天内的急性期,中低热患儿4个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大于39~40.4℃的高热患儿,1~2小时测一次体温。发现患儿呼吸困难、苍白发绀、松软无力、体温持续高热不退等任何一种情况时,都需及时到儿科门急诊就医。?三逗、四玩、五吃:陪伴、逗玩,营造愉快氛围,使儿童放松心情,利于观察评估病情变化。适量进食,不过饥或过饱,食物需适合年龄,食用此前喝过的糖盐水补充水分和能量,防脱水、促新陈代谢。如果患儿拒绝饮食喝水,需尽快就医。?六就医:①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超过3天不好转;②「一笑二看三逗四玩五吃」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③2个月以内小婴儿出现明显的发热等症状。?就医建议:①就近就医,便于复诊和随访;②遵照医嘱;③转诊或转院要把初诊病历和检查化验资料带好,便于再诊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尽快明确诊断和治疗。?4.什么是暴发性心肌炎??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可以说是儿童家长和儿科医生护士的噩梦,主要是由常见的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但起病急、进展快,很快就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危及患儿生命而没有抢救时间。?因此,当患儿出现发热、呕吐等疑病史症时,发现情况不好要及时就医诊治。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大多数恢复较好,后遗症也并不多。?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常见症状如下:?①?发热、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疾病。暴发性心肌炎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轻微感冒、癫痫等。?②?发热、呼吸道症状,如以咳嗽症状起病时,家长会误认为是感冒,而掩盖病情。但患者呼吸急促,跟呼吸道的轻微咳嗽、低烧不匹配,甚至部分儿童会因心率慢,引起脑缺血发作而导致抽搐时,就要立即就医排除暴发性心肌炎。?③?如果患儿出现抽搐,除了考虑神经系统疾病,还要考虑心脏病如暴发性心肌炎。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观察,而且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将儿童送到医院进行急诊处理,让儿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做儿科医生30多年了,时时被家长朋友对孩子的爱心感动着,为了传播儿童健康知识,让家长学习到更多育儿技能,也培养孩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我也成了科普作家,撰写出版了《儿科常见病解惑》、《儿科急诊急症解惑》等科普图书,解答了诸多大众育儿困惑,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大众科学奖提名奖、优秀科普作家奖和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多项科普奖。2本书您均可在各大购书网点购买,可选择最便宜的买。关注我的好大夫徐灵敏医生网站,可以在科普义诊里看到我10年来撰写发表的400多篇儿童健康科普。】
徐灵敏医生的科普号
发热会烧坏脑袋吗?发热为什么吃了退热药退了一会又烧起来了?
大家好,这是我做的第一条科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今天最主要是和大家聊两个家长关心的发热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发热会不会烧坏脑袋,第二个是发热为什么吃了退热药退了一会又烧起来了,大家可以听一听,没有专业的术语,都是用简单的例子去消除大家的担心,相信大家都能够听懂。首先我给大家讲个例子,小陈同学走路不小心把手摔骨折了,然后手很痛,痛的死去活来的,然后去吃止痛药,吃完过了一会手不痛了,但是过了一阵子手又痛起来了,这个例子中,骨折是个疾病,痛只是骨折这个疾病导致的一个症状,这两点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吧。然后大家认真听,能够导致手痛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比如说切菜切到手,被狗咬到手,都会导致手痛,就像我今天做饭一样,被油溅到了手上一样(小陈医生还是个顶级大厨),痛的我眼泪都要出来了,但是手还好,没有痛断。这件事说明什么?说明手痛不会把手痛断,也就是说疾病可以导致症状,但是症状一般不会导致疾病的。然后我想大家也应该都能自己懂为什么小陈同学吃了止痛药过了一会手又痛起来了吧,因为小陈同学骨折还没好呀,所以止痛药药效过了又痛起来了。只有等小陈同学手骨折恢复到了一定程度手才不会再痛了。现在回到大家关心的那两个问题上面。首先是发烧会不会烧坏脑袋,答案是肯定不会烧坏脑袋的,就好比上面的例子,小陈同学骨折了手很痛,但是被油溅到了手上的这种痛不会把手痛断,不会痛到骨折,别人说的烧坏脑袋其实先是脑袋坏了之后(比如脑炎、脑膜炎之类)导致了发烧,所以会让人产生发烧烧坏脑袋的错觉。导致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手足口病-肺炎-尿路感染之类都可以导致发热,所以发烧是不会烧坏脑袋的,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相信大家现在应该都懂了发烧不会烧坏脑袋了吧。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吃了退热药后过一会又烧起来了,也是回到上面的例子,就好比骨折之后吃止痛药一样,可以止痛一段时间,但是过一会又痛起来了,因为骨折没有好。之所以吃了退热药,过一会又烧起来了,因为导致发热这个症状的疾病没好,所以才会这样。所以很多时候,小家伙出现发热后,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什么疾病导致的发热,而不是发热这个症状。当然,有过发热抽搐的是特例,这个的话我下一期再和大家聊,这一期先聊到这,下一期见。
医生集团-广东科普号
请问周期性发热能说下吗?是发热时吃泼尼松还是割除扁桃体更好一些
狄奇医生科普号
主页
介绍
科室医生
门诊信息
推荐专家
患者评价
问诊记录
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