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和手术、化疗一起称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约85%的肿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行放疗,而在接受放疗的病人中,约有70%的病人可以实施根治性放疗。 那到底什么是放疗呢?放疗是指利用X射线或其它电离辐射的有选择放射和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使细胞及组织遭到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其特点是:对幼稚和生长旺盛的肿瘤细胞作用很大;缺点是:放射性破坏和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细胞也有破坏作用。目前,比较完善和实用的放疗技术有: 常规照射技术、X(Y)刀技术、三维适形照射技术、三维调强照射技术。
气管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疗是指通过施源管将微型放射源(国内常用的为Ir-192)近距离置于病灶处,利用其衰变产生的电离辐射直接或间接的杀伤杀死肿瘤细胞或使其丧失增殖能力的放射治疗技术。一适应症:1、因各种原因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腔内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治性或姑息性体外放疗的补充治疗,即作为外放疗的补充治疗。3、当肿瘤阻塞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时,可使用该法开放被阻塞的支气管,从而达到缓解阻塞的目的。4、手术后微残留病灶的辅助治疗。5、既往已接受过足够剂量的体外放疗,再次腔内复发的。6、不能耐受体外放疗患者的姑息治疗,可以缓解患者咳嗽、痰中带血和(或)咯血症状。二临床应用 1、解除支气管阻塞,改善症状恶性肿瘤向支气管腔内生长阻塞支气管往往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在这种情况下,支气管腔内放疗成为解除阻塞,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良好选择。相对于其它治疗手段,支气管腔内放疗可以更快更安全的缓解阻塞症状。 2、联合体外放疗,提高局控率作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放疗为不能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可能根治的机会,即使是无法根治的患者,也有相当数量能够在姑息性放疗中获益。然而,即便是在三维/调强适形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常规体外照射仍然受到正常组织受量这一“瓶颈”的严重限制,往往需要在保护正常组织和推高肿瘤剂量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支气管腔内放疗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矛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作为体外放疗的重要补充,在提高肿瘤局控率方面展现出了可观的应用价值。3、其它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三副反应1、局部黏膜反应(常见)可以进行预防处理。2、咯血咯血为支气管镜检查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为痰中带少量血丝、血块,罕有大咯血。少量咯血无需特殊处理,出血量较多时按正常程序处理。3、组织坏死(发生率低)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合理计划,尽量避免组织坏死的发生。4、气胸和纵膈气肿(少见)
WHO磋商裁定:当前,手术及放射治疗在根治癌症中仍是最有效-经济(Cost-effective)的手段。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四个肿瘤医院在70年代的统计表明,65-75%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过放射治疗。在美国,每年约有60%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在发达国家,半数以上的癌症患者必须要放疗。有专家2005年估算2005-2025的20年间在发展中国家将有1亿患者必须要接受放疗,遗憾的是目前仅有20-25%的需要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能接收到放射治疗。 1992年Tubiana报告90年代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22%为手术治愈,18%为放射治疗治愈以及5%为化疗治愈。 随着肿瘤治疗的各种手段的进展(放射治疗、化疗、手术)。各种治疗手段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也有所变化,放射治疗也同样如此。(1)放射治疗作用减少:在早期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已不再采用斗篷野或扩大野放射治疗,而是化疗加累及野治疗,同时,剂量也减少。(2)放射治疗作用增加: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与根治手术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一样,所以,国际、国内广泛开展应用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治疗早期乳腺癌;在直肠癌的治疗中,术前化、放疗或术后化、放疗能提高生存率已得到广泛认同并用于临床治疗病人。
总访问量 237,860次
在线服务患者 380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