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体检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体检和套路是预防误诊漏诊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前些天,有一则报道,说是一个女大学生,怀孕七个月,发生水肿,有尿蛋白,患者故意隐瞒了怀孕的事实,家属也不知情,医生考虑可能是肾病综合征,结果在治疗的时候发生了致命性的产科疾病,因为子痫发作而丧失了生命,年轻的女大学生和她那个尚未谋面的孩子就此和他们的亲人们永别!看到这个消息后,我在大查房的时候,要求我的下级医生,进修规培和研究生分析发生这场悲剧的原因,他们大多数都强调了医生应该给患者做彩超的必要性。我告诉他们我的分析:“按照诊断学金科玉律,育龄期女性,出现消化道问题,必须首先排除是否妊娠!这里需要强调育龄期,而不是婚否!想到这个问题,就需要认真询问月经史,也许这一关就避免了误诊。患者肚子大,有腹胀,按照腹胀临床套路:气胀、水胀、肿块胀和感觉胀。认真体格检查,腹腔积气可以叩出来肝脏浊音界的改变,水胀可以叩出来移动性浊音,肿块胀可以触及肿块或者是增大的脏器。如果大家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学过的中晚期妊娠子宫检查的四步触诊法,应该可能会摸到胎头,还可能摸到胎动和胎儿肢体的活动,如果这样怀疑怀孕,还会当成肾病综合征吗?再说了,就算是患者故意隐瞒怀孕史,家属不知情,作为医生又担心万一不是怀孕将来患者和家属找事,我们可以善意编出来无数的理由,劝患者去做彩超,在彩超机器的显示屏上,那个巨大的胎儿会漏掉吗?”我一直在给我的下级医生们强调,医生看诊,包括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问,还需要用手摸(认真体格检查),再按照套路认真逻辑思维,才能尽可能减少误诊漏诊!每次大查房,每一个患者,我都会以身作则做好体格检查,当然,我也会要求我的患者必须接受我下级医生的体格检查。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无论科学怎样发展,无论仪器多么先进,作为临床医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技术不能丢!体格检查的传统不能丢!否则,不定那一天,我们就碰到了误诊漏诊!
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该怎么办?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升高以及人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我们的体检中大都包括肿瘤标志物,当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时,很多人就会认为自己得肿瘤了,造成一定的焦虑及恐慌,那么肿瘤标志物升高了,到底该怎么办,下面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和(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存在与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肿瘤标志物有哪些分类?1.胚胎性抗原:在人的发育过程中,许多蛋白质仅仅在胚胎期分泌,出生后这些蛋白就停止产生。当肿瘤发生时,又重新合成和分泌胚胎期所特有的蛋白质。例如:AFP、CEA。2.糖类抗原:当正常细胞转化为恶性细胞时,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发生变异,形成一种和正常细胞不同的特殊抗原,可以用单克隆技术检测这些抗原。例如:CA125、CA199、CA724。3.激素类抗原:当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细胞发生癌变时,导致所分泌的激素量发生异常;或正常情况下不能生成激素的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后所产生的激素。例如:hCG、CT。4.酶类抗原:肿瘤快速生长会导致局部相对缺氧而出现一些代谢酶的活性改变或表达异常,可表现为出现胚胎形式的酶(同工酶)表达水平改变或异位表达。例如NSE、PSA。5.蛋白质类抗原:当肿瘤细胞快速分化、增殖时,一些在正常组织中不表现的细胞类型或蛋白质类标志大量出现。例如:Cyfra21-1,SCC、TPA。6.受体类抗原: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的成分,能把识别和接收的信号正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例如:HER2、PR。一个最广谱的指标:癌胚抗原(CEA)1965年发现的CEA可谓是最广谱的指标,它的升高可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甲胎蛋白(AFP)AFP是一个古老但优秀的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中特异性很高,阳性率达80%,除肝癌之外,内胚窦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伴肝转移者AFP也会升高。糖类抗原15-3(CA15-3)CA15-3在乳腺癌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乳腺癌初期的敏感性较低,为30%,于乳腺癌晚期敏感性高达80%,对乳腺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和转移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在肝、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中阳性率不足10%。妊娠期、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肾炎、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胎盘早剥巨幼细胞性贫血、重度地中海贫血等CA153也会有不同程度升高。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消化系统肿瘤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中,CA19-9明显升高,尤其是胰腺癌,晚期阳性率可达75%。此外,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中CA19-9阳性率分别为50%、60%、65%。同样,CA19-9升高也不要着急诊断为癌症,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囊炎、肝炎、肝硬化等一些消化道炎症中,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利用CA19-9鉴别癌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后者CA19-9一般<200U/mL;鉴别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前者CA19-9明显升高、后者正常。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在临床上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反映卵巢癌,阳性率达61.4%,且CA125是判断卵巢癌疗效和复发的良好指标,治疗有效时CA125下降,复发则CA125升高先于症状。CA125于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宫颈癌、宮体癌、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为43%,胰腺癌50%,肺癌41%,胃癌47%,结直肠癌34%,乳腺癌40%。其他非恶性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A125升高,虽然阳性率较低,也需引起警惕,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结核。良、恶性胸、腹水中都会发现CA125升高,所以不能借此判断其良恶性。早期妊娠,也有CA125升高。糖类抗原242(CA242)CA242临床应用较少,在腺癌中升高明显,在非鳞状组织中比鳞癌水平高。CEA、CA242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腺癌的敏感性。CA242被作为CA19-9的升级指标,在胰腺癌、胆管癌中灵敏度与CA199一致,特异性优于CA199,较少受到胰腺炎、肝炎及肝硬化等良性疾病影响,在结直肠癌中,灵敏度可达60%~72%。糖类抗原(CA72-4)CA72-4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65%~70%,有转移者更高。在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中也有一定阳性率。CA72-4可作为癌症治疗后随访及复发和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其中痛风患者服用秋水仙碱会导致CA724升高。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检测肺癌的最佳指标。初诊肺癌时一旦发现CYFRA21-1升高,它就可以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CYFRA21-1在肺癌中的敏感度: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在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肝癌和良性肝病、肾衰竭中,CYFRA21-1也会升高。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鳞癌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诊断鳞癌,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其浓度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其增高也见于肝炎,肝硬化,肺炎,结核病等良性疾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被公认为诊断前列腺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前列腺癌首选肿瘤标志物,检出率70%~90%。前列腺按摩、导尿、某些雄激素拮抗药物也会导致PSA升高,但通常不会大于10ng/ml.通过对这些肿瘤标志物的一一解读,我们了解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癌症;某一些肿瘤并不分泌相关蛋白,所以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排除肿瘤。所以我们如何通过肿瘤标志物来判断身体有无肿瘤,针对不同人群,肿瘤标志物又该如何运用,我们以AFP和CEA为例,如果是正常体检人群出现AFP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吗,答案是否定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绝大部分也会出现AFP升高,但不会超过400ng/ml。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也不会超过400ng/ml),分娩3周后恢复正常。同样CEA升高一定是肿瘤吗?答案是NO,在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也会导致CEA升高,胸腔积液、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常常升高。33%的吸烟人群的CEA会升高,需要特别注意。特点:CEA轻度升高(很少超过15ng/ml);但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甲胎蛋白值高于400ng/ml,持续4周2.甲胎蛋白由低浓度逐渐升高并且没有下降的趋势3.甲胎蛋白值在200ng/ml-400ng/ml,持续8周4.或者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持续达到2个月或者更久,就要警惕肝癌的存在。同样若CEA超过25ng/ml提升恶性肿瘤概率大于95%。但如果是肿瘤病人呢,特别是经过治疗的病人,若肿瘤标志物较前升高常提示疾病进展,如甲胎蛋白(AFP)可早于影像学6-12月出现升高,但是放化疗以后,肿瘤溶解坏死,AFP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升高,所以需要我们动态检测肿瘤标志物。所以肿瘤标志物升高后,我们要看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还需要结合CT、B超、MRI等判断是炎症、良性疾病还是肿瘤。同时我们看出同一肿瘤或不同类型肿瘤可有一种或几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异常,同一血清肿瘤标志物可在不同肿瘤中出现,下面小编罗列出一些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常见肿瘤辅助诊断提供意见:非小细胞肺癌:CEA、SCCA?、CYFRA21-1小细胞肺癌:NSE、ProGRP胃癌:CA199、?CA125、CA724、?CEA、?AFP肠癌:CA199、CA724、CY21、CEA、胰腺癌:CA199、?CA125、CA242、?CEA乳腺癌:CA199、?CA125、CA153、?CEA卵巢癌:CA125、HE4鼻咽癌:VCA-IgA?、EA-IgA?、EBNA1-IgA合理应用、适时监测,才是临床上应用肿瘤标志物的正确方式。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肺胃肠内科主任医师?蒲兴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