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岩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针灸科张淼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针灸科孙忠人
主任医师 教授
3.6
针灸科李晓宁
主任医师 教授
3.6
针灸科李晓艳
主任医师
3.6
针灸科宋春华
主任医师 教授
3.5
针灸科刘双岭
副主任医师
3.5
针灸科董旭
主治医师
3.5
针灸科冯丽媛
主治医师
3.5
针灸科孙远征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盛国滨
主任医师 教授
3.4
针灸科王玉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急诊科赵惠
主任医师
3.1
针灸科金泽
主任医师 教授
3.3
针灸科王伟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针灸科尹洪娜
主任医师
3.2
针灸科祝鹏宇
主任医师
3.2
针灸科郭文海
主任医师
3.2
急诊科闫成海
主任医师
3.0
针灸科黄亮
副主任医师
3.2
刘慧慧
主治医师 讲师
3.2
针灸科孔莹
副主任医师
3.2
针灸科王春霞
副主任医师
3.2
针灸科李雪岩
主治医师 讲师
3.1
针灸科陈晨
主治医师
3.1
针灸科霍宏
主治医师
3.1
中西医结合科张虹岩
主治医师
3.1
针灸科崔玉莹
3.1
针灸科东贵荣
3.1
针灸科高维滨
教授
3.1
孙申田
3.1
针灸科王玉霞
3.1
针灸科孙凯军
3.1
针灸科李兆贤
医师
3.1
针灸科范程欣
医师
3.1
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表现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1]发作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HFS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口角及整个面部,单侧面肌痉挛常见,双侧偶见,多在中年起病,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HFS多为面瘫后遗症引起。HFS患者十分痛苦,多数伴有情绪差、失眠,严重的会产生焦虑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及生活。现阶段的治疗方法为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局部注射肉毒素及微血管减压术等方法,但均因疗效差、易复发或手术风险大等因素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2]目前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耳穴治疗HFS患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针刺疗法取百会、神庭、合谷(双)、对侧运动区下点(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 cm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 cm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下2/5是头面部运动区)、感觉区下点(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自运动区向后移1.5 cm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下2/5为面感觉区[4])及对侧太阳、迎香。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百会、神庭、对侧运动区下点、感觉区下点均进针1.2寸,患者得气(酸胀感觉明显)后行针3~5 min,行针要求小幅度、高频率的捻转,转速要求每分钟200转以上,捻转同时可加小幅度提插。太阳、迎香采用巨刺法治疗,进针0.8寸;合谷进针约1寸,留针40 min。每日1次,12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2、耳穴治疗取眼、面颊、口、肝、神门、皮质下、内分泌及反应点(压痛明显处)。每次选取5~6个按压点,按压力量由轻到重,使之产生酸、麻、胀、痛甚至强烈刺激感。每日按压5次,或在情绪紧张和面肌痉挛发作时按压,每3 d更换耳压,12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面肌痉挛属中医学“筋急”、“痉证”等范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多因情志抑郁致肝气不疏而致肝阴耗伤,肝风内动发病;湿邪内蕴,痰火上扰或气血不足,病久而致肝肾亏虚,肝风内动而发病;风寒湿邪客于少阳、阳明,经气运行不畅,久留经络则血不荣筋,从而导致抽搐。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笔者临床常用穴之一。对侧运动区下点与感觉区下点为治疗对侧面神经运动感觉的主穴。对于HFS的刺激上,宜少宜轻,痉挛处过强的刺激会使痉挛的肌肉更加兴奋而加重痉挛,故采用巨刺法来治疗。《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提示合谷穴为治疗头面部疾病的经验穴。耳针可治疗多种病症,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有研究表明,耳穴定位与耳廓神经支配密切相关,支配耳廓皮肤的各神经来源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耳穴的分布规律为,内脏代表区域主要由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支配,躯体代表区域则主要由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支配。也有研究显示,耳穴与副交感系统的功能有关。耳穴取口、面颊、神门,能驱风活络,宁心安神解痉;肝、口可舒肝理气,驱风通络;皮质下有补髓健脑,镇痛解痉的作用;内分泌能清热利湿祛风,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笔者采用此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针刺加以捻转后,有80%的患者自觉痉挛有不同程度减轻,面部松弛,即刻效应明显,使患者信心大增。为了加强疗效,采用针刺与耳穴相结合,能减少痉挛的频率,减轻痉挛幅度。耳穴同时选取调神志、舒肝熄风解痉之穴,共奏镇静、安神、解痉之功。在临床上HFS患者病程早期时往往未予以重视,当痉挛加重时又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病程短且痉挛等级为1、2级的患者疗效最显著。此外,HFS患者多情绪急燥,应嘱咐患者调情志,避免寒冷刺激。
不宁腿综合征( 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也称不安腿综合征,为神经系统较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常以夜间或静息状态下发生和加重,以单侧或双侧腿部出现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如蚁行感、紧箍感、蠕动感、酸痛感、瘙痒感、灼热感、触电感、疼痛感等异常感觉,少数患者上肢也可出现症状。反复活动或伸屈肢体、来回行走、揉捏敲打等可减轻症状。本病因夜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常并发抑郁症和呈现焦虑状态,临床上由于早期症状轻微未引起重视或并发其他疾病极易误诊。孙申田教授一直致力于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尤其在治疗各类神经系统疑难杂病中运用自如,现将孙申田教授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经验特色整理如下。1 病因病机不宁腿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的病因未明,部分与遗传有关。继发性常与营养缺乏(如缺铁性贫血、VB12和叶酸缺乏等)、慢性肾衰、糖尿病、帕金森病、风湿性疾病、妊娠、下肢周围血管病和酒精药物等有关。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铁缺乏而引起多巴胺能系统功能障碍有关,也可能与脊髓上位神经元抑制功能异常、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等疾病相关。中医对本病并未找到明确病名记载,按症状来看明代薛己在《内科摘要》中的表述“夜间少寐,足内酸热 若酿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二腿左右频移,辗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与本病发生特点相似,但对病机未予阐述。中医应属“痹症”范畴。2治疗方法2.1头穴:足运感区(前后正中线中点旁开左右各1cm,向后引平行于正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情感区(共三针,第一针神庭穴与印堂穴连线中点,其余两针在目内眦直上,平行于正中线第一针)配穴:足三里、阳陵泉、丘墟、太冲上肢不适者加:曲池、外关、中渚、合谷,睡眠差者加:内关、神门。2.2经颅重复针刺法:选取0.3×40mm的毫针进行针刺,头穴平刺进针35mm,并施以经颅重复针刺法,要求每分钟捻转速度200次以上,连续捻转3-5分钟,留针40分钟。2.3治疗时间:每日针刺一次,每周针刺5天,2周为一个疗程。3 验案举隅李某,男,67岁,主因“双下肢不适十余年,加重2个月”就诊。患者自述近十余年常于夜间静息状态下出现双下肢酸胀、无力、疼痛感,活动或来回踱步后好转,近年症状加重须用力捶打揉捏方能缓解入睡。既往病史:糖尿病史1年。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针刺选足运感区和情感区,运用经颅重复针刺法持续捻针5分钟,再针刺体针阳陵泉、足三里、丘墟、太冲穴,留针40分钟后起针。针刺当晚自述症状有所减轻,共针刺两个疗程痊愈,随诊3个月无复发。4 总结孙申田教授为我的硕士生导师,我有幸成为孙老的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他在临床上常针刺足运感区治疗多种腿部和足部病症,他认为足运感区之所以能有此作用,是与本区在大脑皮层的定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足运感区位于旁中央小叶、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区域,位置靠近下肢的运动及感觉中枢,能主治对侧下肢的麻木、疼痛、瘫痪等症。并不是单纯针刺就能达到疗效,需要运用经颅重复针刺法,以200次/分钟的捻转速度,持续捻转5分钟,才能通过一定刺激量,对神经递质产生影响,从而恢复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另外RLS患者大多伴随失眠、焦虑等精神症状,情感区的大脑皮层定位在额极部,此区与人的情感、认知等相关,针刺并施以手法从而改善睡眠及相应精神症状。此病中老年多发,可能与老年人气血虚弱,不能濡养,脾胃虚弱吸收不良,亦有可能与继发合并其他疾病有关,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治疗其他疾病,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预防老年痴呆发生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药物预防:中医认为老年人衰老的本质是阳虚血瘀。以补脾肾为主,老年阳虚者可常服健脾补肾之品可防衰老。有效地控制脑动脉硬化的发展,对改善大脑组织的血流灌注,维持大脑代谢的正常,对预防痴呆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辨证选用月见草、泽兰、泽泻、白术、黄芪、葛根、川芎等。亦可选用月见草油胶囊4粒(日3次)、复方丹参片3片(日3次)、泽泻白术散10g(日2次)、活血通脉片5片(日3次)、愈风宁心片3片(日3次)中的一种服用。 2.灸法预防:灸法可扶阳化瘀,延年益寿,灸任脉的神阙、气海、关元,督脉的命门、大椎、膏肓、肾俞、志室,胃经的足三里穴(双)、每次灸五壮,均有补肾填精助阳、防止衰老和预防痴呆的效果。 3.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调节膳食,少吃食盐,并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4.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有研究显示,常做用脑且有趣的事,可保持头脑灵敏,锻练脑细胞反应敏捷。 老年人应保持活力,多用脑,如多看书、学习新事物,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可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广泛接触各方面人群,对维护脑力有益。和朋友谈天,打麻将、下棋等,都可激荡脑力,刺激神经细胞活力。 5.精神调养: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应节思虑,去忧愁、防惊恐。宁静无惧,恬淡虚无,与世不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这样气血调和,健康不衰。 要注意维持人际关系,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的情绪及患上忧郁症,因为忧郁症也是老人痴呆症的危险因素。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害。另外,维持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强抗病能力。 6.体育锻炼: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如坚持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或练气功等,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尽量多活动手指。 7.起居饮食:起居饮食要有规律,不可变换无常。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在膳食上,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酒。 避免使用铝制饮具,盐一进人体内,首先沉积在大脑内,诱发老年痴呆症。 补充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等),可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血管病变,导致痴呆症的发生。还可适当补充: 维生素E:虽然并无研究明确显示,维生素E可以增加记忆力,但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可以阻止神经细胞被自由基破坏,同时,有研究指出,老人痴呆症患者连续服了两年维生素E,延缓8个月的退化。专家建议,每日可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E,有助于预防老人痴呆症。 女性荷尔蒙:最近有研究显示,女性在停经后补充女性荷尔蒙,可减少30至40%罹患老人痴呆症的机率。 多吃鱼:荷兰大规模研究显示,若多吃鱼,饮食中的胆固醇较低,得老人痴呆症的机率只有一般人的0.4倍。这项研究以5000名55岁以上的人士为对象 。 1 生活起居 1.1 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坚持午睡,看电视时间不可过长,有适度的性生活。 1.2 饮食要清淡,品种多样化,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多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品,少吃动物脂肪,饮食要低盐、低糖、控制铝的摄入。节制饮食,不可过饱。戒烟、适量饮酒。 1.3 积极用脑,劳逸结合。一般连续用脑1小时后应休息15分钟。脑力活动多样化,如看书、下棋、做智力游戏等,或到老年大学去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患者如有睡眠障碍,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逐步改善睡眠状态,才能有利于智力恢复。 1.4 作适当的体育锻炼,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切忌剧烈运动。 1.5 保持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及舒适美观的居室环境,并可在家中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养花、养鱼、画画等。 2 情志调养 2.1 保持乐观的情绪,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受外来的有益刺激,以延缓脑功能减退。如:读书、看报、下棋、听音乐等,对防止精神衰退具有重要作用。 2.2 多与他人交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3 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建议与子女同住,保持情绪的稳定,尽量避免不良的情志刺激。 2.4 注意进行智力训练,其中包括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定向力。 3 气功疗法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气、宁神,达到自我身心锻炼和强身健体的活动。人体入静后,神气藏于心,精气归于肾,魂归于肝,意守丹田,使肾精充足,上填髓海,使脑髓充实,灵机记忆得以恢复。现代研究发现:气功可使大脑皮层细胞电活动有序化,协调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为大脑活动提供良好环境,挖掘大脑潜力,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创造最佳情绪,增进智慧。 4 按摩疗法 按摩健脑就是运用手掌、手指或简单器械,在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不同手法的按揉,使经脉宣通,气血调和,达到醒脑安神,通利关窍,增进智力的目的。 4.1 按摩百会穴:以食指左右旋揉轻压百会穴50次。 4.2 按揉足三里穴:以拇指或中指左右旋揉轻压两足三里穴各50次。 4.3 按摩涌泉穴:坐在床上,抬起右脚,以左手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摩涌泉穴36次,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按摩左脚的涌泉穴。 4.4 按揉内、外关穴:将右手拇、食指按在左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2寸的内、外关穴上,顺、逆时针方向旋揉36次。以相同的方法旋揉右侧内、外关穴。 4.5 按揉劳宫穴:以一手拇指按压或按揉另一手劳宫穴2~3分钟,然后交换双手,重复上述操作。 4.6 干洗脸:将两手平放于脸上,五指并拢。 大脑中海马细胞的功能衰退,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组织学原因。日本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咀嚼也许能预防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研究者给一组成年鼠和小鼠拔去磨牙,以破坏它们咀嚼研磨食物的功能;另一组成年鼠和小鼠不作任何处理,顺其自然发展,作为对照组。 给这两组老鼠喂以同样的食物后,再让它们作游迷宫实验,结果拔掉磨牙一组老鼠的记忆力明显不如另一组老鼠。 受到这个实验结果的启发,研究人员用磁共振显像技术,观察到人在咀嚼时脑内海马部的活动信号增强。因此,他们认为常嚼口香糖是一种不增加进食量,又能刺激海马功能的好方法,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帮助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身边的老人在说:“唉,年纪大了,真是不中用了,什么事也记不住了”,有的上岁数的老人还常常丢三拉四,有时自己很熟悉的朋友或同事几天不见后,见了面竞一时想不起别人叫什么了,还有的老年人,一看电视就睡觉,性格方面也有变化的,比如有的老人变得主观、自私、急躁、固执、常为小事而勃然大怒,以这些问题都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在医学上我们给老年痴呆的定义是,由于老年人生理性退变,大脑皮层的广泛萎缩所造成的慢性进行性智能缺损。由此可见,随着年岁的增高。老年痴呆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是可以做到的。如一些离退体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无论在用脑程度上还是与人交流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时的老人应该多参加一些动脑的智力活动,如听了广播、看电视、读报、做操、下棋、多与人说话等,增加对外交流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减缓衰退,做为子女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老人,与他们谈一谈社会上的新鲜事情,谈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做都是为了促进老年人多动脑,勤用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不但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每一个年轻人,每一个做子女应尽的职责。 在圣诞节走走亲戚,拜访拜访朋友也许有助你减少得老年痴呆症的可能。科学家认为,经常进行脑力劳动的人不容易患老年痴呆。 美国一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实际上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例如社交娱乐、读书看报、体育运动,也能减少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 美国这组研究人员对1772个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研究。 他们列举了13种休闲活动,其中包括走亲访友、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打牌下棋、体育锻炼、参加教堂活动、去餐馆吃饭等等。 参加测试的老人如果经常参加其中一种活动,就可以得一分,低于6分的人则被认为缺乏休闲娱乐。 这些老人在参加测试之前,都没有患老年痴呆症的迹象。但是7年之后,研究人员把那些积极参加休闲活动的老人和那些不积极参加活动的老人相比,结果发现前者出现早发性老年痴呆症状的可能性比后者低了38%。 这项研究同时也发现,智力活动最有助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病可能。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会主办的《神经病学》杂志上。 领导这项研究的斯特恩教授说,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在老年痴呆症表现出临床症状之前,实际上人们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能可以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老年痴呆病人协会研究部门主管哈维称这个研究结果很有吸引力。他说,这项研究结果鼓励老人们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对防止心肌梗塞、心脏病也很有好处。
总访问量 1,470,986次
在线服务患者 781位
科普文章 53篇